厦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2024-08-07 07:51: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林泽贵) 流连于400多栋历史风貌建筑,参与非遗研学,漫步钢琴码头、博物馆、商业街……炎炎夏日,“海上花园”鼓浪屿热度不减,海内外游客徜徉其间。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年来,厦门市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积极探索创新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机制,精心守护好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的“根”和“魂”,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建立机制,保护有硬度 正值暑假,来自杭州的游客陆女士拿着地图,和孩子一起打卡鼓浪屿的老别墅。“八卦楼修缮得不错,在利用中保护,看得出厦门在用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参观后,她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给鼓浪屿点赞。 作为鼓浪屿地标建筑之一,修缮后的八卦楼于2月重新开放,在最大限度保留和修复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影雕、漆线雕展,成为世遗和非遗交融的新场所。 在利用中保护八卦楼,是鼓浪屿借鉴国际理念,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鼓浪屿申遗成功后,厦门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有力推进鼓浪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遗产保护利用的统一领导,形成健全的规划体系、法治体系、管理体系,为全方位保护发展建立起一整套长效机制。 同时,厦门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颁布实施《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鼓浪屿文物建筑修缮、文化保护传承等作出“有牙齿”“有温度”的规定。 近年来,鼓浪屿全岛151个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点和400多栋历史风貌建筑得到依法保护。高质量完成了八卦楼、英国领事公馆旧址等修缮利用项目,完成了廖家别墅、延平戏院旧址等10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和108处小修保养工程,高效推进17处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工作。 以用促保,建筑迎新生 位于鼓浪屿漳州路24号的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办公楼,经过“量体裁衣”般保护后重展新颜,并在活化利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去年12月,鼓浪屿摄影陈列馆正式落户于此,成为科普展示摄影术的诞生与鼓浪屿历史文化的公益性场所。 “这种做法很有新意。”来自深圳的游客高元说,厦门以用促保的方式,为文物建筑注入了新的灵魂。 鼓浪屿文物遗存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厦门市始终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低限度干预”的原则,探索修缮、保护及活化利用功能需求“一步到位”式的整体设计,深化对全岛历史建筑的价值挖掘和文化阐释,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活化利用,让古老的历史建筑焕发新的光芒。 八卦楼成为“世界一流、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黄荣远堂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唱片主题博物馆;英国领事公馆旧址、美国领事馆旧址分别量身定制为美术陈列馆、电影音乐馆;救世医院旧址则被改为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鼓浪屿成功找到了保护“记忆”与挖掘新功能的平衡点,在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内涵的同时,不断创新展示路径,丰富体验场景,让文物变得更加直观、亲切、可感、可知。如今,走进鼓浪屿,不但能够领略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能真切感受到“历史国际社区”的烟火气息。 与此同时,鼓浪屿还引入南音、木偶戏等特色文化和上海音乐学院等优秀资源,推出“博物馆里的非遗”“跟着文物去旅行”等IP项目,制作“琴岛·乐集”系列短视频等,全方位展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交融,处处有音乐 7月13日,第五届鼓浪屿音乐季“热辣”开场。在10天的时间里,音乐季围绕海上舞台、音乐殿堂、音乐街角、音乐空间四大板块,利用鼓浪屿街头空间与地标建筑,举办流行、电音、合唱、弦乐、管风琴等多元音乐演出,打造出全民参与的沉浸式音乐盛会。 音乐季期间,众多音乐爱好者聚集在鼓浪屿钢琴码头、协和礼拜堂、马约翰广场等进行音乐快闪,展示音乐才华。这个夏天,鼓浪屿还推出了庭院音乐会、文化遗产主题讲座、世遗创意营等系列公益活动10余场次。 鼓浪屿,是“音乐之岛”。最盛时,鼓浪屿拥有近500架钢琴、近百个音乐世家。然而,随着原住民陆续外迁,鼓浪屿上的音乐之声曾有式微之态。 申遗成功后,厦门市深入挖掘鼓浪屿历史文化底蕴,为打造高品质音乐圣地,重点推出了鼓浪屿音乐节、诗歌节、钢琴艺术周、新年音乐会等品牌文化活动,还举办各种音乐快闪、音乐沙龙、演奏会、家庭音乐会等,“音乐之岛”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强。2023年7月举办的第四届鼓浪屿音乐节期间,日均上岛人数约为当年1—6月日均上岛人数的1.77倍,旅游收入较6月份日平均值增长约63.6%。 7月19日,全球管风琴大使奥利维耶·拉特利、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奥尔加·贡姬娜与鼓浪屿管委会正式签约,成为鼓浪屿驻岛艺术家。2023年,厦门实施“鼓浪屿驻岛艺术家”计划,推动知名国际艺术家作为驻岛艺术家,定期在鼓浪屿开展创作、讲座、大师班等活动,目前已签约6位大师。 申遗成功后,厦门还大力推行鼓浪屿综合治理体系创新,践行“申遗为民、申遗惠民”的理念,明确鼓浪屿的日最大承载量为5万人次,节假日“挤爆鼓浪屿”成为历史,鼓浪屿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底蕴、更有温度。如今,在鼓浪屿,人们穿过弯弯绕绕的街巷,总能与音符、书墨邂逅;只要阳光正好,庭院广场就是居民的舞台,对文化艺术的热忱在此代代传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