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邵武市龙斗村:“红色引擎”舞动“龙头”

2024-07-01 08:04:25 作者:郑雨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盛夏时节,走进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绿树成荫、梅果飘香。村中心的古樟树下,巨石上镌刻着“龙斗、龙斗,要做龙头”,十分醒目。驻村第一书记游旭辉说,在这句话的激励下,龙斗村党支部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带领村民舞起“龙头”,使龙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转变思想观念,是党支部带领全村“脱胎换骨”的第一步。

龙斗村有8.7万亩林地,曾几何时,村里家家户户“靠山吃山”,习惯于砍树卖钱。

1998年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龙斗村调研,对龙斗村粮食生产、生态保护、林下经济、发展旅游、环境整治、农村党建等六个方面提出要求。

殷殷嘱托如醍醐灌顶。“村‘两委’意识到,要想办法把龙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村民拥有‘长期饭票’。”游旭辉说。为此,老支书冯开云带着村干部上山下田摸“家底”,走出去考察学习,最终决定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探索林业经营分成、资源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盘活“三种模式”。

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成为村里的头等大事,村干部将目光锁定在云灵山的旅游开发上。旅游开发时间长、投入大,为了引进项目,龙斗村几任党支部书记“接力长跑”,一方面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说服大家把地让出来搞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包办”所有征地事宜,为投资企业减轻负担。2012年,云灵山景区正式投入运营。

在村党支部带动下,村民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了全新认知。前些年,通过“森林生态银行”模式,村里将分散、零碎的林业资源规模化,让林农和村集体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山水资源入股,2023年龙斗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村集体经营收入242万元,曾经靠砍树为生的穷山村吃上了可持续的“生态饭”。

有了好生态这张“金字招牌”,龙斗村通过党建引领,深入梳理挖掘自身优势,依托好山好水发展生态产业,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阔。

龙斗村的土壤富硒富锌,萝卜、杨梅等农产品品质上乘。村党支部积极与邵武市民政局、邵武市春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接,成功引入“五社联动”项目,培育了龙斗村杨梅产业协会、龙马果蔬合作社等12家村级自治服务组织,引导果农菜农抱团发展,做大规模。为了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龙斗村党支部实施“两委”成员项目包干负责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参与推进农业标准化大棚基地、保鲜冷库、屋顶太阳能光伏项目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全村萝卜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年产值1800余万元,“黑炭”“东魁”杨梅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值达1400多万元,还创立了龙斗杨梅、龙斗果蔬两枚集体商标和富硒萝卜、龙斗杨梅两个“绿标”品牌,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龙斗农产品名气也越来越大。

走进龙斗村,道路整洁、河沟清澈,四处鸟语花香。“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是我们村党支部带领村子‘改头换面’的关键一步。”游旭辉告诉记者,从清扫为主的1.0版,到美化为主的2.0版,再到现在乡建乡创的3.0版,村党支部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共同描绘龙斗的美好蓝图。

村里还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打造“吃茶话事”活动阵地,建立村事民议、村务民决、村财民管、村廉民督、村干民评“五民机制”,引导村民发挥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不开党建引领,更离不开乡亲们信得过的“主心骨”。正是龙斗村党支部牢记嘱托,担当使命,主动作为,才让村子在发展理念、产业结构、村容村貌、乡风文明上产生巨大改变。“我们将继续舞好‘龙头’,带领全村的百姓播种希望、辛勤耕耘,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游旭辉信心满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