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融大地,万象“耕”新。3月31日,2024年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拉开大幕。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眼下,春耕备耕正在有序进行,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涌向八闽大地的田间地头,智慧农业让春耕跑出“加速度”。
春耕+新质生产力 尽显“科技范”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微耕机、轮式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及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适用智能农机装备陆续投入春耕生产中,以现代化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育秧工作从水田搬进了“工厂”,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2月份,泉州南安洪濑镇顺和家庭农场增添了智能化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在智能化设备“加持”下,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均匀地接收喷雾、日照,实现“雨露均沾”,15至2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育秧周期,比传统育秧大棚减少约7天。
全省首台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图片来源:闽南网
种菜不用土,蔬菜住“楼房”。在惠安的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立体种植架种了6层生菜,节约了约3倍土地,“水肥一体化系统”为蔬菜作物定时补水,实现精确培育。相较于土地露天种植,立体种植能使蔬菜的生长周期快一个星期左右并且有效减少病虫害,大大提高了口感。
福建惠安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立体种植架。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在泉州晋江陈埭镇的水稻种植基地一场“农机秀”正在上演。这款无人机载重达60公斤,进行植保作业时,20亩地仅需1小时左右,如果依靠人工,则需要5个人花费1-2天的时间。此外,无人驾驶水稻机耕设备一天最多可完成田地耕整作业面积40亩,抹平后的水田可直接进行水稻秧苗机播,切实提升效率。
无人驾驶水稻机图片来源:闽南网
永安市大湖镇创新采取“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方式,大力推行播种器育秧模式,用科技赋能机耕、机插、机防、机烘等全流程机械化操作,全力助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智慧农业“显身手”全省涌现出一批典型样板
福建省围绕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以畜禽、茶叶、蔬菜、食用菌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打造一批智慧牧场、智慧茶园、智慧大棚、智慧菇房,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图片来源:闽北日报
“这片区域育苗的金福星1号,是以水金龟为母本培育的新品种。”在武夷星种质资源圃,制茶高级工程师曹士先告诉记者,从众多种质资源中对比筛选性状极佳的杂交后代进行培育,能够提升茶叶品质,增强茶树抗病性、抗冻性。眼下,福建武夷山岩茶科技小院已常态化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乌龙茶智能化萎凋和精制装备研发、茶产业标准化建设等相关研究,为茶产业焕发新动能提供助力。让“一片叶”更有“科技芯”。
你见过鱼稻共生、鱼菜大棚的数智农业生产吗?位于福州的福建坤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推出的数智农业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对农业产业的赋能效应,加速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或实体的数字化升级,目前已有项目方案已在三明将乐县万安果蔬良种引育种植示范基地落地实施。
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通过设施内精准的环境控制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物科技、营养液、栽培和信息技术等手段,控制植物生长因子,让植物生长不再受到季节、地域、气候、污染的影响,这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可以节约农用耕地和水资源。
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应用智慧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智能调控作物生长环境温湿度和光照强度,通过模型决策按需精量供给水肥,实现“填土—打孔—点播—覆土—浇水”精准控制,保障育苗整齐度,节省人工80%以上。
畜牧业方面,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全球第一个家禽行业领域深度学习模型“木鸡郎”——蛋鸡智能养殖机器人,每台机器人可管理巡检蛋鸡20万只,人工效能提升50%。
科技赋能下的春耕生产正助推着福建农业向着智慧化、现代化迈进。智慧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及时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指导,让农民们的生产决策更加科学、准确。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记者 林先昌 东南网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