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百千工程”下沉网格办实事 邻里中心贴近基层解民忧
2023-11-27 07:53:13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近年来,晋江市坚持把传承好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开展“在网格一线解决问题”实践活动,推行“百千工程”联系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管理;提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建设“党建+”邻里中心,将其打造成集政策宣传、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等功能的实体阵地平台,有效激活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纾解发展难题,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四下基层”在新时代更加彰显出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推行“百千工程” 下沉网格办实事解难题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四、全省首位的晋江,是全国Ⅱ型大城市,市场经营主体超30万户,民营企业超9万家。经济活跃、人口稠密,225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到一半,带来精细管理难穿透、公共服务不均衡等治理新问题。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第一风向标,以网格化管理支撑、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以原有划分的1836个二级网格、2354个三级网格以及1360个二级网格党群服务站作为支撑点,持续深化‘四下基层’,全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行‘百千工程’联系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到网格一线开展宣导、联系群众、接访释访、破解难题。”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友爱介绍,全市市直单位挂百村、市管干部联千网,切实以人财物和权责利的对称下沉,为城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初冬时节,走进池店镇潘湖村,以前垃圾四处堆放的场景“消失了”,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薄弱村。“蜕变就是源自‘百千工程’联系机制,晋江市委编办与我们村建立了挂钩关系,帮助我们强队伍、建机制、攻难题,特别是今年‘人居环境攻坚月’,清理了近100卡车的垃圾,现在村子环境相比以前是焕然一新。”潘湖村党委书记黄友锋说。在晋江市委编办的挂钩指导下,潘湖村推动基层网格管理与乡村自治相融合,建立“村级指挥调度室”,实行轮值制度,以网格为单元,每周进行评比晾晒,在各网格间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提升。此外,潘湖村还成立了晋江首个村级乡村振兴同心促进会,264名乡贤参与并受聘为乡村治理员,320名志愿者参与网格管理,构建起“村级党组织+乡村振兴促进会+志愿者”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 到基层一线看到的都是办法。”晋江建立起市直单位挂钩村社、市管干部联系网格的固定模式后,很多干部都有如此感慨。通过“百千工程”联系机制,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一线,切实打通了联系群众、加强基层治理的“最后1公里”。 ——通过下沉网格,政策宣传更接地气。晋江市改变以往“大班制讲党课”“集中制搞培训”,以“网格微课堂”“群众小讲堂”为载体,按照居住小区、企业、学校、出租公寓等不同类型网格,发动全市1000多名市管干部,依托1360个二级网格党群服务站,开展“千堂党课进邻里”“讲习之声到网格”等活动,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开展通俗化、接地气的“微宣讲”。 ——通过下沉网格,调查研究直插一线。改变以往“开大会听意见”“村委会走一走”,建立在网格听民声、访民情的调查研究常态机制。主题教育期间,共形成100多个调研课题,系统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收集建议超2200条、交办问题超百个。 ——通过下沉网格,信访接待主动靠前。改变以往“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开设“网格接待日”“网格下沉日”,由挂钩联系的市管干部等定期驻站轮值参与矛盾化解、议事协商,将接访窗口移到群众门前。实行“零距离”下访,由市领导带领职能部门直接到群众家中,化解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主题教育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网格一线下访601批次677人次,化解问题551件。 ——通过下沉网格,现场办公疏堵破难。改变以往“领导不来问题不解”“只管‘大事’不顾‘小事’”的被动局面,试行“智慧网格2.0”系统平台,上线“民意速办”模块,直插一线摸清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来累计收集群众诉求超20万条,办结满意率达95.5%。建立吹哨报到机制,根据网格收集反馈的共性问题、难点热点,召集职能部门现场办公,主题教育以来,共计“吹哨”121件次、准时解决率达75.6%,有效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来自晋江市委主题教育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专兼职网格员驻站办公、入户走访,实现与辖区企业、个体户、户主等至少“见面”一次,二级网格党群服务站接访群众近50万人次,通过网格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5万多条次,上门关怀慰问、送达通知、宣传告知等约计250万人次,不少镇街还在网格一线探索代办帮办制度,帮助群众“收发”审批表格近5万件次。 建设邻里中心 贴近基层解民忧促发展 如果说“百千工程”下沉网格,是落实落细“四下基层”的一种固定工作机制;那么遍布晋江村社园区的“党建+”邻里中心,则是推动“四下基层”走深走实的实体阵地平台。 “2022年以来,晋江市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路径,问需于民、按需建设,细化农村、社区、园区等3种类型,抓实‘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服务功能,共投入50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98个‘党建+’邻里中心,架起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四下基层’工作。”晋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理论宣讲进邻里、润民心。晋江市坚持把“党建+”邻里中心打造成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的红色阵地,各村社与200余家市镇部门、两新组织等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完善组织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机制,常态开展主题党日、“千堂党课进邻里”等活动,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遍晋江、润泽人心。主题教育以来,晋江市以“新思想微宣讲”“讲习之声”“邻里讲习堂”为载体,开展新思想宣讲活动1000余场,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推动调查研究进邻里、谋实策。组织开展“JIN情说——我为晋江献一策”线上大调研系列活动,累计征集并回应党员群众意见4000余条,及时将“群众呼声”变成“政策哨声”。引导党员干部“进邻家门、听邻里言”,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服务资源148项,项目资金3亿元。为快速响应、解决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热切希望解决、贴近生活的问题,晋江按照“百姓点菜、政府买单”模式实施“党群心连心民生微实事”项目,采取“自下而上”申报流程,畅通村社、市长专线、“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诉求渠道,分批次、多方位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搭建民生服务的“直通车”,主题教育以来已研究立项“民生微实事”项目119件。 推动信访接待进邻里、解民忧。将“党建+”邻里中心作为群众接待和纠纷调解的前沿阵地,打造“邻里会事厅”“近邻评理室”等功能空间,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象常态驻室轮值,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等突出问题。今年来,全市推动230余名“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师”下沉召开各类议事协商会议270多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多起。年初,“独居老人做一次饭吃一天”话题突然成了竹园社区邻里会事厅的“讨论焦点”,原来是社区党总支牵头集合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驻地单位代表等多方群体召开“我爱我家”邻里设想议事会,共同商议社区老人“买菜难、做饭难、吃饭难”的烦心事。辖区企业主动低价提供运营场所,社区最终决定以“政府补助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爱心捐赠一点”的方式,开办起社区食堂,同步对社会开放,采取“公办民营”“微利公益”的运营模式,在解决部分孱弱老人、创业人群、低收入人群用餐问题的同时,完善社区自我造血功能,邻里会事厅成为竹园社区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桥头堡,让邻里“设想”逐步成为“社享”。 推动现场办公进邻里、促发展。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34名市领导挂钩联系邻里中心,定期带队到邻里中心现场办公,统筹调度、排忧解难,带动各级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依托园区“党建+”邻里中心,组建“晋企先锋服务团”进邻里,开展“亲清伙伴日”活动,市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在邻里中心现场开展人才政策、企业奖补、促进服务业提升等政策宣讲指导,共谋发展良策,让企业出题、政府答题的对话互动更加务实高效。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政务服务“大篷车”下基层进邻里等现场办公专项行动,推动在邻里中心开通政务事项“马上办”52项、“就近办”104项,实现生活小事不出村居、优质服务就在身边。(林晓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