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这五年】福建学子奔赴西部和欠发达地区 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
2023-05-03 17:03: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卢金福 金鸿宇
黄景祥到三元区陈大镇碧溪村入户宣传换届选举工作。受访者供图 黄景祥帮助被征迁户搬家腾房。受访者供图 融入基层促进当地发展 4月20日晚上,一场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郑静雅教授师生团队和厦大第24届研支团共同带来的“南强名师云讲堂”系列“山海情缘”师生手风琴音乐会在线上举办。 作为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创新“互联网+支教”模式的实践探索,“南强名师云讲堂”涵盖思想引领、知识科普、艺术鉴赏、心理辅导等多类主题。 “支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参与其中,在云讲堂中开阔眼界,培养学习兴趣。”毛延廷告诉记者,云讲堂自开创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5期,累计收看人次已将近百万。 去年7月份到岗后,厦大第24届研支团在各服务地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孩子们量身打造趣味公益课堂,帮助他们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对于支教团来说,接力教育帮扶是主要工作内容。毛延廷在教学中聚焦学生所需,创新了授课方式,他把道法课堂变成了辩论赛,设置了技术是不是中立的、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等不同议题,激发孩子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形式,课前会主动去收集资料,每次辩论赛不喊停,一个小时都辩不完,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毛延廷表示,学习不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苏弘戬在支教过程中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他请教学校高年资的教师,希望能用更新颖、更生动、更接地气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掌握知识。此外,苏弘戬将学校“5+2”课后兴趣小组和福建师范大学“小葵筑梦课堂”有机结合,在“双减”政策下,开阔眼界、提高教育质量。 在支教期间,苏弘戬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去年12月,他和队员们组织开展了“一对一”助学活动、“温暖一冬”蓄力护航计划,面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集助学金、暖冬物资、爱心文具等,为孩子们的冬日“蓄力护航”。 黄景祥在志愿服务期间,负责三元区陈大地区征迁工作。这项征迁涉及当地235户1100多位村民,村民数量繁多,且重名概率较高。为了尽快掌握信息,白天,他走街串巷与居民接触,向村两委与地方乡贤确认信息;夜晚,他还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每当征迁工作需要信息支持时,他总能准确地提供每一户住户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房屋建筑结构等重要信息,成为同事们眼中的“移动数据库”。 在工作之中,张诗辰时常需要学习和突破不熟悉的领域。在一次省级参评活动中,没有相关经验的她扛起了宣传口的工作任务。“作为一个宣传方面的‘小白’,我既要协助镇领导负责接待与讲解,也要跟拍、写稿、编辑、出公众号。”一天脚不沾地的工作让她感到精疲力竭,但最后看到专家组对于嵛山镇的发展给予了十分的肯定,她突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