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人家·共同富裕的故事 | 茶口争春,非遗生“辉”,粉干连成“金丝线”
2023-02-06 16:01: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陈巧玲凌晨一点,一个个车间渐渐亮起的微光与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呼应,点缀着梅溪畔的村庄。淘米、磨浆、压浆、捣丸、煮丸、压粉、煮粉……闽清县塔庄镇茶口村粉干生产车间内的工人正“偷”着时间,赶在大好春光时节的天亮前完成一道道工序。 “白天热度高的几个小时是晾晒粉干的最佳时段,我们通常凌晨一点就进厂,到早上七点左右完成所有工序。”林建辉的话语中掺杂着几十台风机同时运作的“呼呼”风声,洁白匀长的粉干在他手中翻动。 林建辉正在松粉 东南网记者陈巧玲 摄 林建辉是茶口粉干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祖辈皆从事粉干生产,对粉干制作技艺,他从小耳濡目染。初中毕业后,林建辉开始接触粉干机械,而后转为从事粉干生产,如今已有20余年。 茶口粉干是闽清县的特产,与糟菜和橄榄并称“闽清三宝”。茶口粉干的生产由13道特色工序组成,以细润柔韧、久煮不烂、翻炒不粘不碎等特点而闻名。2017年,茶口粉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晾晒中的粉干 东南网记者陈巧玲 摄 “茶口的大米香、水质好,13道制作工序缺一不可。”林建辉透露,制作正宗茶口粉干的关键在于优质的原材料和代代传承的工序。茶口粉干历史悠久,村庄内处处可见粉干零售批发店和制作工厂。但在早期,困于制粉器械有限和气候多变的原因,茶口粉干的产量和规模与如今相差甚远。 “以前我们都在那座山上晒粉干。”林建辉指着工厂背后的一座山说,“每天每户人家靠人力抬着几十斤粉干一步步爬到山上晒,还要留在山上时刻盯着风向调整晾晒角度,效率很低。” “靠天吃饭”是粉干产业发展的“挡路石”,如何有效规避这一不稳定因素成为林建辉要攻破的难题。如果没风,能不能造风?如果人力有限,能不能靠机械?抱着这样的想法,林建辉着手准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干革命”。 粉干生产车间 东南网记者陈巧玲 摄 “零几年的时候,我计划研发生产专门制作茶口粉干的机械,政府得知后很支持,还补助了研发资金。”林建辉感叹道。得益于多年的粉干生产经验,林建辉对粉干的每一步制作技艺熟稔于心,什么样的机械才能最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林建辉心中已有雏形。 机械电机、风机、烘干机、磨米机……一件件为茶口粉干“量身定做”的机械陆陆续续跃出纸面,成为如今工厂中不停运作的“老伙计”。“机械是按照茶口粉干制作工艺专门设计出来的,别的地方没得买。”林建辉笑着说,“我的机械推广开后,江西、浙江、武汉等地的粉干生产商也来我这采购。” 车间内工人晾晒粉干 东南网记者陈巧玲 摄 2008年,林建辉率先突破“小作坊”生产模式,在村中建立粉干工厂,将批量的机械应用于粉干制作。厂房、工具到位后,林建辉把目光投向了村内仅从事种植等单一收入的农户。 “厂子办起来后,不少乡亲想来学习,学成后就留在厂里工作。前几年也有外地人专门来讨经验,学会后回去自己干了。”尽管大部分村民没有粉干制作基础,更没接触过新颖的机械“大家伙”,但怀揣着带动乡亲们做大做强茶口粉干、促进村庄经济发展的初心,林建辉耐心地对前来学习的村民展开培训。 作为村里第一批建立粉干工厂的先行者,林建辉并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他认为,只有从事粉干行业的人多了,才有利于传承非遗技艺,形成聚力,从而共同受益。 林建辉使用机器封口袋装粉干 东南网记者陈巧玲 摄 走进车间,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他们大多是50至70岁的妇女。林建辉说,工厂聘用的二十余人都是当地农户,“她们之前是家庭主妇、当家的人,现在结伴来工厂挣‘外快’。”粉干工厂给村里农户提供了致富新渠道,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足不出村即可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随着人员配齐和制作器械的不断创新,工厂的生意蒸蒸日上,“以前靠纯手工制作的时候,一天产量才30斤到40斤;建厂采用机械生产后,一天就能做1000斤到2000斤粉干。” “主要也因为销量好。销量好,产量才会增加,从事的人也多。”林建辉介绍,机械化生产后,粉干产量能够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茶口粉干主要销往福州市区,其销量的扩大不乏连锁商超的助力,“品质好的粉干一斤能卖7元5角,主要销往福州市区。我和永辉超市合作十来年了,超市货架上就能看见我们生产的粉干。” 捆扎的成品粉干 东南网记者陈巧玲 摄 在林建辉的影响下,村里从事粉干相关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茶口粉干的名声逐渐打响,茶口村也变成远近闻名的“粉干村”。 如今,闽清县茶口村年产粉干2.5万吨,产值达3亿元,村内六成以上的农户从事粉干加工。2022年,茶口村凭借粉干产业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洁白匀长的粉干连成共富“金丝线”,让村民们的幸福感增强、获得感更多。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监制:许上福 记者:陈巧玲 责编:林瑶 李雅兰 海报:林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