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木兰溪畔起新景

2022-07-18 07:44:40 作者:林爱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木兰溪流域航拍图 丛文俊 摄

东南网7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爱玲)“一转眼,这棵榕树都长这么壮了,得三个人合围才能抱住。”6月21日,莆田市《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宣讲活动走进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蒲坂村原党支部书记郑仁明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义务宣讲员身份,和村民讲起“榕树记”故事。

华华榕树治水情

壶公山脚下的蒲坂村,地处木兰溪下游南洋平原,河道纵横,地势低洼,一到汛期就被淹。“那年,持续暴雨冲垮河堤,洪水直冲村里,一夜间,洪水水位超过历史最高纪录1米多,夜里房屋噼里啪啦倒塌一片。”捧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郑仁明回忆起1999年那场超强台风。

不仅蒲坂村,木兰溪全流域倒塌房屋近6万间、农田被淹45万亩,近3万名群众寄居他乡,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

1999年10月17日,时任代省长习近平等一行人来到蒲坂村探望受灾群众。“习近平同志嘱咐我们,一要妥善安顿受灾群众的灾后生活;二要积极重建家园。并允诺春节前建好一层新居时,再来看望大家。”郑仁明说。

木兰溪水患由来已久,自1957年水利部开始规划治理木兰溪,莆田市政府前后进行了五次规划、两次可行性研究,均受“技术难度大、资金困难、征地拆迁难”三大难题困扰,无法破局。

“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在当年房屋倒塌最多的前戴自然村,面对当地干部群众,习近平说道。

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发生后更坚定了习近平同志科学治水的决心。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10次关心、调研木兰溪的治理工作。他请来了国内权威水利专家,找到“软体排”技术,并通过了水利部的技术鉴定;他推动全国首个“软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实验,让“裁弯取直”对自然原生态影响减到最小,并在木兰溪张镇段成功试验。

“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如约再次来到蒲坂村检查安置房建设情况。那时候,大部分村民家都盖了一层了,有些第二层,有些第三层,习近平看到以后很满意。为了坚定大家重建家园的信心,习近平在当时作为避难点的蒲坂小学旁,亲手种下一棵榕树。”郑仁明动情地说,如今这棵榕树已亭亭如盖,治理后的木兰溪沿岸更是处处景色宜人,群众安居乐业。

荔林水乡绘新卷

20多年来,莆田从“福建省内唯一一个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变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7年,木兰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2020年,木兰溪创成水利部首批示范河湖。在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下,当地干群接续奋斗,使木兰溪治理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

七月莆田,阳光炽热。绶溪畔,鲜红荔果点缀在翠绿密林中。“今年荔枝果甜价好,一公斤能卖到40元。”果农陈飞砚的“状元红”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据统计,莆田现存500年以上的荔枝树有30多株。莆田以“都市荔廊,诗意休闲”为主题,通过11个荔枝林带有机串联起公共绿地,打造荔林水乡国家公园。随着“千年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项目有序推进,年内竣工的企溪与白塘湖、玉湖水上岸上联通工程(水上巴士)项目,将重塑沿岸“水乡风貌”。

“越是深入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越能感受‘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内涵。”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副主任吴俊伟说。

如今,木兰溪的“文章”越写越精彩。去年,木兰溪综合治理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今年5月,莆田印发《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及2022年建设计划》,提出将纵深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加快建设新时代“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围绕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治、水文化传承、水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木兰溪十里风光带、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城乡污水管网一体化工程、智慧木兰、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木兰陂世遗景区(省水利博物馆)工程等项目建设。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莆田迈上木兰溪综合治理新起点——打造木兰溪独具特色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节水样板”“水文化传承样板”“生态经济样板”“绿色发展样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