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缘里的菌草情
2022-06-02 07:43:0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近日,友人赠送我一本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书”的《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以下简称《诗在远方》),这是一部深刻阐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传记,是有价值、有深度、有情怀的报告文学佳作。书中记录了闽宁协作二十多年来的大事要事,全景展示了闽宁两省区共同书写山海连心、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时代史诗。作为《诗在远方》书中人物之一、“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代表,我阅读此书时,心情特别激动。我看着书中的文字,脑中不时闪回我和我的团队在宁夏用菌草技术扶贫的往事,那段现实中比书中描写更为艰苦、更为坎坷但也充满激情的岁月。 “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是1996年时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共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同志的题词,我把这句话镌刻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菌草园的大理石碑上,也铭刻在我内心深处。我发明菌草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菌林矛盾”“菌粮矛盾”,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问题,在闽西北贫困地区、汉中地区推广使用中,效果很好,群众非常欢迎。上世纪90年代初,菌草技术还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和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1997年,在闽宁两省区第二次对口帮扶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入帮扶宁夏的主要项目。我们首先选了生态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彭阳县先开展试点。半年后,捷报传来,有位张姓菇农,不到50平方米的菇棚种出来的食用菌收益比他一年种植27亩小麦的收益还高。我把彭阳示范的情况向当时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汇报,她和宁夏扶贫办主任商量后,决定让我们去闽宁村(现为闽宁镇)建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 在闽宁村,我们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建半地窖式菇棚的办法,逐渐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但是一开始菌草技术推广困难重重,就像《诗在远方》中提到当地老百姓“就是不相信那么又黑又臭的一堆草料里能生长出啥东西来”。于是我们办培训班,全程手把手、人盯人指导,让菇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宁夏老百姓都积极踊跃参与菌草食用菌生产,我们团队忙得不可开交,一天有时要跑上十几户,我也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宁夏菇爷”。 菌草技术推广大获成功,但是问题来了,怎么把菇卖出去?林月婵主任提出要我们的团队负责包销。一开始我是有顾虑的,我们提供的技术服务是无偿的,群众较易接受,如果还包销售,双方成了买卖关系,老百姓会以为我们是来赚钱的,菌草技术推广也会受影响。但是林月婵主任跟我说:“林教授,您是教授,老百姓就相信您,您要是不敢卖菇,我敢卖菇吗?老百姓还敢种菇吗?那菌草技术扶贫这件事情就做不成了!” 我是闽西穷苦人家出身,穷过、苦过,看到当时的宁夏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我内心十分想帮助他们。我是学农学出身的,而且在农村工作多年,积累了多年的扶贫经验,知道菌菇种植周期短、投资少,是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扶贫方式。如果因为我们不敢包卖菇就中止菌草技术扶贫很可惜,影响也不好。最终,我们下定决心签订了菌菇包种包销协议。宁夏菇农终于敢放心大胆地种菇了,菌草技术帮扶项目由此在闽宁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菌草技术扶贫中有波折,但是感动我们的事情也不少。因为菌草技术推广要各地跑,我们技术员不可能一直待在一个县不走,他们要走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舍不得都哭起来了。每次我们团队要回福建过年,宁夏老百姓都非常热情,敲锣打鼓欢送,还要请我们吃饭。但是我们有规定:不能到老百姓家里吃饭、喝茶,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但有一年破例了,那是1999年,我们团队帮助当地的菇农赚了钱,他们非常高兴,要请我们团队7个人吃饭,我们婉拒了两次。后来当地开发区的主任说:“林教授,这不是吃饭的问题,如果你们不去,会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当时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我们7个人围着坐一桌,这些菇农就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吃饭就很高兴,这是他们最真挚朴素的感谢方式。 在宁夏,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坚持了下来,迄今为止,闽宁对口帮扶菌草项目在宁夏5个地市15个县落地,菌草业成为闽宁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闽宁协作菌草技术帮扶被国务院扶贫办选为扶贫案例。我们和宁夏老百姓之间因为菌草结缘,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感情,就像鱼和水一样的感情,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当地老百姓还编了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看到《诗在远方》写道:“许多贫困家庭仅通过种植蘑菇就实现脱贫”“闽宁镇已经建起现代化蘑菇栽培技术和推广基地”,我十分欣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菌草青青惠人间,是我和我的团队的追求和目标,相信在未来的闽宁深化协作中,菌草产业将继续帮助宁夏老百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林占熺,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