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品质生活大礼包,持续放送中……
2021-11-18 10:12:17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生问题 始终是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从弱有所扶、学有所教 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 皆可浓缩为“民生”二字 五年来,福建牢记嘱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从群众最关心的 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 民生问题入手 不断加大对民生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 民生改善继续迈出实质步伐 就业是民生之本 “十三五”期间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9.94万人 超额完成 城镇新增就业275万人的目标任务 “1234”稳就业工作法 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榕博汇”暨高校毕业生对接会(陈暖 摄) 饭碗稳了,腰包鼓了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2017年的39001.36元 增加到2020年的47160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32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2017年的16334.79元 增加到2020年的20880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49元 在福州市罗源县飞竹镇官路下村秀岭自然村,近千位游客和当地畲民一起“晒秋”。(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心系困难群众 情牵百姓冷暖 五年来 我省保基本、兜底线制度不断健全 省、市、县全面建立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 一张覆盖城乡的兜底保障网越织越密 截至目前 全省城乡低保年平均标准8302元 超过全国平均标准1063元 比2016年底提高69.9% 13.3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到2019年底 全省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 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摄) “十三五”期间 更多“真金白银”用于民生实事 全省民生相关支出占比超过七成 共实施129件为民办实事 总投资达1756.9亿元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从幼有所教到幼有善育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 五年来,随着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百姓幸福指数芝麻开花节节高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如何让老人 快乐地生活 健康地长寿 优雅地老去? 我省在全国率先召开 省委全会研究部署养老补短板工作 先后出台“养老二十条措施”等 17份省级政策和60余份部门配套文件 养老政策进步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全省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1.4万个 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72.1%建制村 全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由31张提高至37张 “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 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已基本形成 老有所养,夕阳更美了 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护工正在陪老人们做游戏。(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福建,全民更长寿了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人均预期寿命达78.33岁 比2016年提高1.11岁 全省三级医院达87家 比2016年增加23家 主要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随着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复旦华山福建医院等相继落户 越来越多疑难重症患者无须远赴省外就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优先,资源更均衡了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 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目前—— 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万所 学前三年入园率98.81%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36%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3%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8%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6.38%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有住的”到“住得好” 住房改善,城市更宜居了 “十三五”期间 全省累计54.4万户居民搬出棚户区住进新房 27.9万户住房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 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43.5平方米 比全国人均高3.8平方米 全省建成区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指标 均位列全国第三 福山郊野公园彩虹步道(影像福州 陈暖 摄)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行路见荫、四季见花 老百姓惊喜地感叹 “‘诗与远方’近在眼前” 富了“口袋”,也要富“脑袋” 文化休闲,生活更美了 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94家、博物馆123家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22家 中国电影金鸡奖连续10年落户厦门 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居各省(市、区)第五位 福州晋安区文化生活馆,堪称“福州颜值最高的公共图书馆”。(福州晚报 陈暖/摄) 老百姓的文化“大餐”越来越丰盛 “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 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 福建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 “市市有5A景区”的省份 全域旅游,说走就走 扶贫解困“雪中送炭” 幸福指数“锦上添花” 民生,“幸福圈”范围正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