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钟华杰:诞生于闽东的这支部队,是《长津湖》的主角
2021-10-06 15:23:11 来源:新宁德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钟华杰9月30日,国庆前夕,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以发生在朝鲜长津湖的那一场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为背景而拍摄的电影《长津湖》,全国公映。 长津湖,海拔1300米,位于朝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而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距离中国边境仅仅只有110公里。 长津湖之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第二次战役的一部分,这次战役分东西两线,长津湖之战属于东线,于1950年11月27日开打,比西线晚了两天。 志愿军东线部队是志愿军第9兵团的第20军、第26军和第27军,主要对手是美国海军陆战队1师,这支美王牌军有兵力1.9万人,武器装备与后勤保障都是世界第一等。 当时正值冬季,长津湖处在零下30多度的极度严寒中,这场战役,敌我双方仅冻死冻伤人员就超过3万人,志愿军多个阵地上出现了“冰雕连”,可见其悲壮与惨烈程度。 杨根思烈士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美军才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块“硬骨头”。11月29日晚,美军向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阵地小高岭发起攻击,这个阵地是美军向南撤离的路线,奉命在此守卫阻击的是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仅带领一个排30多人的兵力,坚守了阵地一天一夜,共打退了敌人8次进攻。 当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此时的小高岭阵地一片寂静,只剩下了负伤倒地的杨根思一人,从三面围攻过来的美军以为志愿军已被全部被消灭,便毫无戒备地登上了阵地,当敌人走近时,年仅28岁的杨根思怀抱已经拉燃导火索的炸药包一跃而起,冲入敌群,与40多名美军同归于尽。 1952年5月9日,志愿军总部授予杨根思“特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并将杨根思所在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个番号,一直保留至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一个以连长名字命名的英雄连队。 杨根思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172团,其前身就是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3支队第6团,一支来自闽东这块红土地上的英雄部队。 1932年9月,福安“兰田农民暴动”率先打响了共产党在闽东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并成立了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寿宁西区、宁德霍童等地党组织纷纷发动农民暴动,闽东地区建立起了7支工农游击队伍,形成了闽东工农革命武装的完整战斗序列,为正式创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奠定了基础。 1934年8月中旬,由寻淮洲、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路过宁德境内,在赤溪阳谷与闽东革命领导人叶飞、詹如柏的队伍会师,叶飞等采纳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要有主力红军”的建议,闽东成立红军独立师的条件己趋成熟。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支提寺成立,师长冯品泰,政委叶飞,共1600余人,全师辖3个团、2个独立营、1个特务连,940多支枪。 1934年冬,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留下一部分红军主力和军政干部,以开展游击战争的形式,掩护中央红军转移并争取保存部分根据地。福建的闽西、闽南、闽北、闽东、闽中五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成为了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桃花溪村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 闽东的红军独立师在叶飞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坚持在闽东、浙南地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无数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在枪林弹雨中磨砺熔铸了忠诚刚毅、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为闽东苏区赢得“红旗不倒”的美誉。 抗日战争暴发后,闽东共产党组织发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东军政委员会布告》,宣布“联蒋抗日”,但国民党福建当局,仍一直延续着清剿红军队伍的方针策略。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后,原驻守闽东的国民党87师、78师相继北调,国民党福建当局才开始同闽东共产党组织进行和谈,双方围绕“改编”与“收编”,经过3轮谈判,终于在当年底达成协定,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闽东特委共赴国难宣言》在“福建民报”公开发表,闽东地区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终于形成,闽东共产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改称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 1937年10月,1300多名以闽东籍为主的红军战士集结霍童桃花溪进行点编,吹响了北上抗日集结号。12月下旬,移驻虎贝石堂,1938年1月又移驻屏南双溪、棠口。 同年2月,叶飞在屏南棠口宣布新四军军部命令: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3支队第6团,团长叶飞,2月14日,由叶飞、阮英平率领,告别故土,踏上抗日救国之路。 这支来自闽东的人民子弟兵队伍,被誉为“老六团”,北上抗日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一个永不磨灭的番号。 壮哉!闽东人民的“老六团”!壮哉!“杨根思连”! 1950年12月8日,溃不成军的美陆战1师向南撤退,侥幸通过了水门桥,这支号称美军王牌中的王牌部队,逃离了长津湖地区,最终到达咸兴,并在12月24日从兴南港登船撤离,志愿军的第二次战役也到此结束。 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在狼狈撤离的路上,遇到了多个阵地上被活活冻成“冰雕”的志愿军,“冰雕战士”有的手握着枪、匍匐着,有的还保持着瞄准的动作,至死仍呈现着战斗姿态,史密斯心生敬畏,脱帽致敬!此刻,他清楚地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无法战胜的!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在长津湖之战中,一名志愿军战士的遗书,也是所有参战的志愿军战士的遗书。 1953年7月27日,历时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形式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正义,换来了和平。 壮哉!中国人民志愿军!壮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