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深入乡村 寻找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2021-07-12 20:08: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作者:张立庆东南网7月12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通讯员 陈婉莹 吴佐梁 李冠民 朱晋贤 蔡琳琳 陈遴)上山下乡进校园,学习当地发展经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促成校地共建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日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发起青年大学生助力三农发展的“青春引擎”,各系社会实践走进全省各地陆续展开。 国商系:电商直播 帮扶乡村振兴 国商系为当地茶企开展电商教学 通讯员翁柏杨 摄 “拍好视频,做好直播,将泰宁茶叶与网络直播相结合,这样能茶叶多一条销路,更有力地响应茶旅结合的当地政策。”7月9日-11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商系“风展红旗如画”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三明市泰宁县大龙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期间,实践队伍深入大龙乡中心小学开展党史教育及捐书助学活动。通过观看视频、佩戴红领巾、诗朗诵、大合唱等形式多样的环节,引导广大少年队员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国商系与大龙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通讯员刘宝飞摄 在座谈会上,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国商系主任韦樟清教授、国商系党总支书记陈婷等,与大龙乡党委书记严荣焱一起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会上,乡党委书记严荣焱表示,大龙乡目前正致力于打造绿色产能示范区和打造绿色生态休闲区,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环大金湖旅游线路,希望能与学院合作,推动项目运行发展。张华荣院长提出,大龙乡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资本优势,挖掘当地文化底蕴,注入红色基因、科技元素,提高茶产业的文化品味,促进农民增收。韦樟清主任建议,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融合,为乡村振兴大门提供了精心打造的“金钥匙”。 文化产业系:文创助力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7月7日至8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泉州市永春县开展“献礼建党百年,投身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横口乡是革命老区乡。在朱德红军革命旧址,82岁的老教师林兴阵声情并茂地为实践队们讲解这里的红色故事,带领大家追寻革命足迹,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文产系举办百年党史作品展 通讯员杨竞雯 摄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践队还联合横口乡人民政府举办“艺心向党,齐颂风华”手绘百年党史作品展。展出的作品都是文化产业系学子的手绘作品。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党的百年华诞的崇高敬意。画展的举办,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一股活力。文化产业系联合海峡文艺出版社等单位向横口学校捐赠少儿图书1200册,并与当地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索高校与山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帮扶留守儿童成长筑梦。 实践队与永春县横口乡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横口乡发展现状;实践队还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通过“文创助力”“文创赋能”等方式,结合当地革命老区红色资源、芦柑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助力横口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外语系:行走的思政大课堂 助力乡村振兴 连日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暑期社会实践队依托融建党支部优势,深入永泰嵩口镇,开展主题为“开心课堂,‘语’梦同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深耕该系全国志愿服务获奖项目“开心课堂”落地,通过“理论课堂”“劳动课堂”“实践课堂”“红色课堂”,在革命老区乡村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外语系师生帮助当地农民干农活 通讯员鲁雅怡 摄 外语系师生在永泰县嵩口镇赤水村闽中特委联络旧址纪念馆,队员们在老党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永泰开展斗争的革命历史,深刻了解永泰地区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的艰难奋斗历程,并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外语系新党员入党宣誓 通讯员 鲁雅怡 摄 外语系融建党支部共建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林林老师在旧址二楼会堂,为大家一起带来了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 在嵩口镇龙湘村的一块花生地里,队员们帮助当地的农民做好农作物收成的工作。“今天是我第一次拔花生,虽然体验时间不很长,但是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外语系2018级英语专业彭莉娜表示:“我们应当厉行节约,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83岁高龄、已有58年党龄的“光荣在党50周年奖章”获得者林喜涛同志,与队员们交流。在嵩口新时代文化实践所,实践队开展“三进”志愿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开心课堂”面向2-4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了解与党团相关的英语词汇以及团旗、党旗,了解党徽和党的诞生历程等,师生共同绘画“童心向党,争做时代好青年”的图画。队员们生动演绎情景剧《游击队少年》,经典的情节、生动的表情、丰富的动作,让青少年们了解英雄模范事迹,培养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这场实践,将党史学习教育以创新生动的形式展示,不仅为当地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深刻体悟了党的历史,同时也加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为赓续红色血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