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他们(七)|
阮英平:闽东人民 “杰出的儿子” 2021-07-06 10:16: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百年伟大奋斗历程,我们更加怀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东南网聚焦在闽牺牲或福建籍在外牺牲的革命先烈,特别策划推出“不能忘却的他们”系列融媒体产品,与网友一道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故事,汲取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有声海报第七期,识别二维码收听革命先烈阮英平的故事 东南网7月6日讯(本网记者 吴文伟)宁德,是全国著名的苏区和老区,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这里钟灵毓秀,孕育出了一代代自强不息的闽东儿女,也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往事。在这其中,阮英平烈士便是闽东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记者来到阮英平烈士的故里——福安下白石镇英平村。 英平村。东南网记者 吴文伟 摄 在英平村村委办公楼的阮英平烈士纪念室内,摆放着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介绍、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全景展现了阮英平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也将人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 阮英平,1913年9月24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性格粗犷刚烈、嫉恶如仇,绰号“雷公”。他读过两年私塾,在一家饼店当过学徒。1931年在赛岐的一家茶行当茶工时,他结识了茶行木工、共产党员陈洪妹。在陈洪妹的指引下,嫉恶如仇的阮英平走上了革命道路,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说道:“就是掉脑袋,我也要做到!我愿意一心一意干到底,决不回头!” 1932年,阮英平随陈洪妹回到家乡,在下白石、甘棠等地发动群众、组织秘密农会,开展“五抗”斗争。他的才干在甘棠、赛岐暴动等斗争中显露,虽年仅20岁,但已具有过人的聪敏与胆识。1933年底,福安中心县委研究决定在福安、宁德毗邻地区建立安德县委,由阮英平任县委书记;1934年初又兼任县独立营政治委员,6月被选为中共闽东特委委员,从此进入闽东党组织的核心层。 为了保卫和巩固闽东苏区,全区上下各种革命武装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寻机对敌斗争。阮英平率县游击队、赤卫大队驰骋安德大地,积极寻机打击进犯苏区之敌和反动民团、刀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阮英平和叶飞奉命留下坚持斗争。1935年5月,闽东特委恢复,叶飞任书记,阮英平任组织部长、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年底,闽东特委决定成立闽东军分区(独立师),阮英平任司令员,与政委叶飞一起组织和领导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少年“雷公”逐步成长为一员猛将。 1948年初,阮英平和警卫员陈书琴前往福州转赴闽北向省委汇报工作,途中遇敌与警卫员失去联系后隐蔽在宁德洋中北洋大窝村范起洪家,后被范起洪等三人谋财害命而壮烈牺牲。 纪念室内的史料。东南网记者 吴文伟 摄 在阮英平遇难40周年之际,其生前亲密战友叶飞称赞说:“英平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指挥员,英平同志盛年早逝,我痛失挚友,闽东人民失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烈士英名永远留在人民心里。” 为了永久纪念他的历史功勋,家乡人民除了在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他竖起一尊铜像,还把他生长地——顶头村改名为“英平村”。据英平村支部书记阮崚松介绍,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村内便有不少受到阮英平伟大革命精神感召的仁人志士投身至革命中,仅建国后追认为烈士的就有阮英挺、黄圣松等四五十人;在和平发展的全新历史时期,尤其是自2007年英平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后,淳朴善良、勤劳智慧的英平村人民,更是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掀起了一场建设家园、建设新农村的热潮,让英平村旧貌换新颜…… 红军亭和建设中的“英平楼”。东南网记者 吴文伟 摄 如今的英平村,干净宽敞的出入村道路四通八达,清澈干净的村河绕村而过,河道两边种植着的各色绿植花卉迎风招展,一幅现代化的生态城乡风采一览无遗,由于英平村地处赛江流域,船舶修造业发达,不少村民纷纷寻求转型加入其中,承接一些船舶修造、焊接、组装、喷漆等工程,以此增加收入。据悉,2020年,英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2000元,村民生活蒸蒸日上,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英平村委会楼后,坐落着一座红军亭,现已成为村民休憩,游人观瞻缅怀之地。而红军亭边上正在建设中的“英平楼”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这里,将被打造成一处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基地,让更多的人知晓阮英平的事迹,继承和弘扬好红色文化,写好革命故事。阮崚松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