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且看有“才”的南平答卷
2021-05-03 08:09: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赖昊拓 通讯员 陈志鸿 刘建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南平市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信心。日前,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1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名单,南平市共有11家企业入选。 科技特派员: 播撒研发创新种子 在南平市浦城县荣华山产业组团内,有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工作人员不足百人的生产基地。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灵芝在此茁壮成长,并就地进入超净车间加工成各类衍生产品。出芝库的温湿度调控、生产粉剂的流水线、精确运转的仓库均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价值不菲的灵芝,在工业与信息化的赋能下,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伙伴。然而,这个规模大、技术精的芝业“航母”,竟是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李晔从20亩的灵芝地起步的。 李晔从宁德农业学校微生物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浦城的乡镇工作,那时他尚有作为农技干部的收入。但对农户来说,积蓄和收入则全押在灵芝上,这让李晔深感责任重大。1994年底,作为技术骨干的他带头向领导打报告,停薪留职与农户们一同自力更生,并创立了“仙芝楼”品牌。 李晔成为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后,为填补灵芝深加工的技术空白,他四处联络专家学者,推进研发队伍壮大。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姚渭溪教授在退休后,被李晔“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出任仙芝楼首席科学家,他打造的“孢子油在线分级纯化”独家工艺,破解了灵芝营养物质难以被人体吸收的痛点。技术、管理经验的持续汇聚,让小芝场实现了向高新企业的蜕变。 据了解,22年来,累计有科技特派员1.39万人次扎根闽北大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嘱托,目前在岗的1686名科技特派员覆盖了南平全部建制村和绿色产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从1999年的33%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 产学研融合: 深扎协同攻关之根 “刘秀梵院士、吴异建教授、周伦江研究员、高玉龙研究员入驻圣农6年来,不仅亲自进行理论指导、技术服务,还充分运用扬州大学、省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资源,提高我们的研发能力和检测水平。”谈到如何“借脑引智”,圣农公司技术中心总监罗忠宝深有感触。 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面对总部所在地光泽科研资源匮乏的困境,圣农开创了“离岸孵化+带土移植”模式,通过搭建载体平台,与众多外部科研机构实现了远距离协同创新。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天科技商务园,借助一线城市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圣农成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大批国内外顶尖人才前来创业、技术入股,助力圣农产业链向原种鸡培育、兽药疫苗、生态养殖等技术密集行业延伸,让农业插上了工业与信息化的翅膀。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政府应有所作为。”南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南平市出台了支持创新、促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措施,并将支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南平市绿色发展考评。 在南平市工信局推动下,南平市已与福建农林大学共建产教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组建专家团队、信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等方式,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南平市林产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引留才政策: 浇灌人才体系之树 “是崔桅龙董事长亲自去南京邀请我加盟永晶的,我是怀着建设中国氟化学龙头的豪情来到邵武。”福建永晶科技研发部、南开大学本硕博毕业的周长岳说。他师从周其林院士进行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方法学的研究,曾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毕业后深耕化学药物9年,并在南京创业,取得一些成绩,2019年被评为省B类引进人才,享受多项配套优惠政策。 周长岳刚来永晶时,只有4个非专业人士和几间铁皮平房的“研发部”让他哑然失笑。身为技术副总的他感到重任在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设计了研发大楼的内部布局,采购了一批尖端实验设备,建立了一支40余名专业人才组成的全能型研发团队,申请了13项专利。永晶科技在今年获评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企业”。 步入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周长岳正指导学生们攻克一款兽药产品的合成难关,这是工作中最让他有成就感的一部分。2020年,面对国外专家给出的一款停留在纸面上的新产品合成路径,同事们心中都没有底,周长岳索性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实验室里,解决了工艺条件难题。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幽默地将这段经历称为“自我隔离”。然而经过测算,生产成本竟比市场售价还高出25%,一不做二不休,又是三个月的攻关,周长岳成功将生产步骤减少了一半,降低了成本。今年3月底,新工艺已经开始向生产主管部门发起报备流程。 “日前,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支持南平市培育创建氟新材料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市已有3个园区、4家企业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67个工业技改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112亿元。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嘱托,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和科技赋能。”南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市工信局已牵头起草《南平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目前,南平市获得省级以上人才称号合计241人,建立起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各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载体117家。3个项目入选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5家企业拟通过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