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频道>文教> 正文

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2021-04-09 09:43:23作者:戴敏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雯晶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李鸿 陈菊华)清明节前夕,长汀县各机关、乡镇的党员干部分批来到濯田镇梅迳村何叔衡烈士纪念园缅怀先烈,聆听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事迹,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在长汀县博物馆,一盏只剩下金属骨架的马灯静静安放,它的主人正是何叔衡。这盏马灯,记录着何叔衡生命中最后的时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当时,在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和中央内务部代部长等职的何叔衡已上了年纪,党中央决定让他暂时留下,一面隐蔽休养,一面协助苏区地方政府工作,以后再转移到别的地方。

1935年初,何叔衡和瞿秋白、邓子恢等一批中央领导同志从江西瑞金转移到福建长汀县四都区琉璃乡小金村。停留一段时间后,国家政治保卫局福建分局派出一支护卫队,护送一行人于2月21日从小金村出发,东进准备渡过汀江,到永定县同张鼎丞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会合。

为确保安全,他们只能白天躲在深山密林里,夜晚摸黑行军。时值初春,天气寒冷,何叔衡年近六十,身体虚弱,又高度近视,同志们便点亮了这盏全队唯一的马灯,由他提着马灯走在前面,大家跟着走。

2月24日凌晨,大家在连续行军好几个通宵后,终于冒雨渡过汀江,来到水口乡梅迳村。他们又累又饿,决定在这只有几户人家的偏僻山村煮饭并稍作休息。不料,这几缕炊烟暴露了目标,引来了国民党保安团钟绍葵部的一个营。团丁们倾巢出动扑向梅迳村,将红军护卫队团团围住。红军护卫队一边匆忙应战,一边掩护何叔衡等同志向后山撤退。由于寡不敌众,红军护卫队伤亡过半,大家决定分散突围。

何叔衡在邓子恢的带领下突围后,翻越崎岖山路,走了七八里便实在走不动了。听着敌人的叫骂声、枪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何叔衡着急地说:“子恢,你们走吧,我实在走不动了,不能拖累大家。你们快走,我会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说罢,他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邓子恢眼疾手快,一把夺过手枪,抱住他说:“千万别这样,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保护你的。”

何叔衡无奈点了点头,由两名警卫员架着他艰难前进。走到一个山崖旁,何叔衡猛地推开警卫员,提着马灯,纵身跳下山崖。“哗……哗……”一阵树枝的响声,引得团丁朝悬崖下冲去。何叔衡就这样用自己的生命掩护同志们脱离了虎口。

跳下山崖后,何叔衡受伤昏迷在一片稻田附近,被敌人发现。苏醒过来的他,用尽全身最后的力量与敌人搏斗,不幸被敌人杀害,时年59岁。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始终缅怀何叔衡烈士。1964年,在当年烈士牺牲的梅迳村,修建了何叔衡烈士纪念碑,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1975年,何叔衡的两个女儿何实嗣、何实山千里迢迢来到梅迳村祭奠先父英灵,全村男女老少涌到纪念碑前悼念。一名叫严必书的老人泣不成声地说:“我们没保护好你父亲,罪过……”老人颤抖着手,将这盏当年在何老遇难处找到的马灯交给她俩。

1992年,何叔衡烈士纪念亭建成,如今成为福建省革命烈士纪念物重点保护单位。2016年,为纪念何叔衡烈士诞辰140周年,长汀县新建了何叔衡纪念碑及纪念馆。其中,纪念馆开辟了何叔衡革命史迹陈列展览,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共和国法制建设先驱”“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三大主题,展出300多幅照片及烈士使用过的雨伞、端砚、马灯等红色文物及复制品。

记者感悟

这盏灯,照亮后来者的路

□本报记者 戴敏

望着这盏只剩金属骨架的马灯,听着讲解员的讲述,何叔衡为掩护战友牺牲的悲壮一刻,仿佛就在眼前。

物印初心,何叔衡用生命点亮的马灯,化作永不熄灭的光,照亮后来者的前行之路。如今,作为当地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和纪委监委廉政教育基地,何叔衡烈士纪念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来此参观,学习红色历史,感悟初心。

1931年秋,何叔衡进入中央苏区,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和中央内务部代部长等职。红军长征之前,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苏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以肃清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运动,正式开启中共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何叔衡也被誉为“反腐先锋、苏区包公、红色管家”。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何叔衡坚持与贪污腐败作斗争的事迹让我们对苏区干部好作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入职的长汀县纪检干部刘金梅说,自己将化“触动”为“行动”,坚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传承好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做实做细日常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保障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史和感人肺腑的先烈故事,一直是闽西红土地不竭的精神源泉。秉持着先辈传下来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这里的人们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创造了美丽的新生活,让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党的十八大以来,曾经被称作濯田镇“西伯利亚”的寨头村通过种植特色水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变身为“网红村”,形成了“农业+休闲旅游+互动体验”的新农业模式,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90多年前,苏区老区群众就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90多年后,“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征程,需要同样强大而坚定的领导力量,需要我们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干好事业的经验法宝。记者了解到,濯田镇将重点实施“红旗越过汀江”渡口整体提升和何叔衡烈士纪念园整体提升项目,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我们相信,这盏马灯的光辉一定会更加耀眼。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