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答记者问
2020-12-04 14:02:25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 |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 摄 东南网12月4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4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发布会邀请到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威,福建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金明,福建省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增贤,福建省应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姚朝钟,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答记者实录。 记者:想请问住建厅蒋金明副厅长,目前福建省已经形成历史文化保护的基本共识,保护的同时还要用起来、传下去,我们是如何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活化传承的? 蒋金明:多年来,福建历史文化保护应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具体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做到了“五个有”: 第一个有法可依,历史保护工作社会关切度大,社会影响面大,对一个城市的文脉,一个城乡的温度至关重要。有法可依就是要依法保护,我们2017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今年又在全国率先即将推出的《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条例》。有这个法律作为支撑,近年来尽管保护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在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当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当中还是非常有效果。 第二个就是有人管事,这项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具体谁来管事,谁来担责,多年来全国也没有成型的经验。今年以来,我们住建厅也在全国各个省当中率先成立了历史风貌管控办公室,同时我们10个地级市也相应成立了专项的历史风貌保护的办公室,确保这项工作有人管。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体系,县、乡、村属地责任是主体责任,村委会有巡查报告责任,古建筑所有人、使用人有维修保护责任。这个责任体系建起以后,这件事有人管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三个就是有账在册,我们确权到底有多少房子,到底有多少古建筑,这本账今年应该说比较彻底的算清楚了。全省有898万栋房屋,而且建立了大数据,在此基础之上,向社会公布了6440栋历史建筑,这在全国排名第二。只要有账可查,就不会突然消失甚至迷失,通过挂牌保护大家的意识,大家的观念也得以增强。 第四个是有钱支撑,这项工作,应该说我们省多年来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在专项经费保障上一以贯之,我们在省级财政安排的基础上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共同保障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第五个就是有招活化,保护是其中的一块主题,如何把它保下来而且用起来,并且传下去,这才是我们一代人的使命,真正要把它活化起来,不仅要有房子,而且要修有工匠,补有古建材,用有大家的热情支持。所以说,我们在传统工匠的传承,技艺的研修有专门的班子,专门的机构,古建材的研发、利用有专门的砖窑,包括闽南的红砖红瓦。 具体的活化利用,一个是政府要主导,比较突出的也是我们住建部在全国有15个县作为国家级三年试点的宁德地区的屏南县,是全国的15个整县试点之一,其中的龙潭村已经成为闻名遐尔的网红村。同时我们还批清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央美院等等著名高校,请这些老师学生进入我们的古村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真正的情怀投注在福建的古建筑当中。在利用发动大家这个层面,我们还有一些有远见、有担当的建筑企业包括其他行业,通过一些企业的带动,我们这项工作应该说添砖加瓦多了一份厚实的力量。更为主要是我们的乡贤,福建的古村落是我们乡愁的主要载体,我们不仅是陆上福建、海上福建,还有海外福建,大量的华侨乡愁所寄在我们乡村,在我们古厝,他们的捐助,他们的关怀,他们把海外的经验传递到家乡,这是一份独特的厚利。比如说永泰县152座庄寨就自动自发成立了乡贤宗祠的保护理事会,对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最后还离不开广大的媒体,我们媒体朋友们的热切关注,热情推动,同时我们媒体的发散作用,在全国第一家率先建立了古建筑利用活化的租养平台,现在已经有132栋古建筑在网络平台上,欢迎广大媒体朋友帮我们推荐,也欢迎你们来认养,认租,共同把老祖宗留下的古建筑、古村落、古城镇保护好,利用好,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谢谢! 记者:想问一下省生态环境厅的副厅长,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四五”福建将如何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 徐威:“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全国领先,生态福建的底色更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十四五”,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系统推进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思路可概括为“1234”。 “1”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目标为核心,确保福建省继续保持全优、领先全国,为美丽福建添“绿”增“福”。 “2”就是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既要持续推进污染减排,持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分子减量”,也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系统推进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分母增量”。 “3”就是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既要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也要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优势,实现更全面的监督管理,由相对偏重单一环境要素治理向更加系统、集成、综合转变。既要加强先进治理技术研发应用,也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由相对偏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减量转变。既要健全严于国家、符合福建省实际的法规、标准,也要深化改革创新,构建亲清服务和刚性约束并重的政策体系,由过去相对偏重简单粗放治理向更加精准、科学、依法转变。 “4”就是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蓝天工程”方面,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重点加强环罗源湾、环湄洲湾、厦漳泉等三大连片区域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治理,让“清新福建”更清新。“碧水工程”方面,坚持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抓小河清促大河净”。“碧海工程”方面,坚持陆海统筹,重点加强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加快海漂垃圾治理攻坚,建设美丽海湾,打造美丽海岸线。“净土工程”方面,坚持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重点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让老百姓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实现这些规划目标,确实需要实打实的工程,因此,我们正在谋划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以项目促治理,推动目标计划和任务要求落细落实落到位。谢谢大家! 记者:请问交通厅的王增贤副厅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请问在“十四五”期福建省“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王增贤:“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目前,全省乡镇通三级公路率达97.1%,为服务“三农”、保障民生、激活农村经济社会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将继续围绕“调结构、广覆盖、优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引领城镇发展、优化农村布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重点我们想从四个方面加以推动:一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镇便捷通高速工程”,畅通陆域乡镇以及既有的省级园区经济节点、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机场、县级及以上铁路站场、重要港区等重要节点30分钟内上高速,力争到2025年“十四五”末实现85%陆域乡镇30分钟上高速,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 二是扩大路网覆盖面。持续实施“百乡千村”县乡路网提升,推进乡镇间互联互通的路网和通往集聚提升村、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保护村及受益人口多的通村公路“单改双”建设,有序实施通较大自然村公路硬化,提升农村公路的覆盖面,进一步发挥路网“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的作用。 三是提升运行服务水平。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大对村道安防、危桥(隧)改造和养护提升的实施,完善沿线服务设施,包括服务区、停车区的设置。强化管养落实,推动通村路线路况及路容路貌提升与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同步,打造路优村美的新农村。 四是推进农村运输便民化。健全农村客运可持续长效运营机制,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深化交邮融合,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支撑。谢谢大家! 记者:想问一下应急厅的姚朝钟副厅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中,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分重要,请您谈谈“十四五”时期福建省将如何建设? 姚朝钟:当前我们正在精心编制应急管理“十四五”专项规划,我们提出来的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核心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以上事故明显减少,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开展福建省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围绕感知网络、通信网络、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应急数据治理系统、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等方面进行建设及提升改造。二是开展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信息全省联网。继续开展千个自然灾害避灾点提升建设,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避灾安置体系。三是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结合福建省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特点,围绕航空指挥平台建设、航空网络建设、救援力量建设和保障条件建设等内容,构建福建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结合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构建全方位、综合性的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提高灾害监测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谢谢您的提问! 记者:想请问省生态环境的徐副厅长,请您具体介绍下“十三五”期间福建在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有哪些成效和做法?下一步有什么新的举措? 徐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持续开展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治攻坚行动,以攻坚常态促整治长效。2018年7月以来,累计受理问题举报16722件,到期办结率100%,改革经验成果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转发推广。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做法:一是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和推动长效攻坚体系建设,创新建立省领导挂钩包案每月“一督办、一会诊、一协调、一推动”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注重部门联动,联合六个省直部门常态化开展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激励地方主动,将各地信访办理情况纳入年度党政目标责任考核,打造全省“一盘棋”。 二是铸造信访工作全链条,从“案件结”向“事情了”优化。坚持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全面整合环境信访投诉办理业务,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一套制度”管理模式。畅通信访工作“接、转、办、核、验”全链条、各环节,做到网上流转“不过日”、落地受理“不过周”、办结时限“不过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点难点信访件,采取每月通报、挂牌督办、专项督办、验收销号等做法,实现“事情解决,更重要的是群众满意”。 三是创新智慧监管新模式,从“事后罚”向“事前控”拓展。强化源头化解,推动环境热点、敏感问题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深入挖掘生态云平台大数据潜力,开发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云平台,建立信访问题“一企一档”、信访投诉“一张图”,实现全要素管控、全天候联动、点穴式打击。充分运用亲清服务平台,推进实施环境信用动态评价与绿色信贷联动挂钩,助力企业绿色领跑。 四是坚持群众满意高标准,从“送上门”向“请上门”提升。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坚持开门搞整改,广发“邀请函”请群众参与,推出“公告栏”请群众监督,做好“答题卷”请群众评价,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信访问题整改全过程。全面推行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2020年信访投诉件化解率达97.82%,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51.8%,下降率全国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创新,在精心管控、精准攻坚、精细化解上花更大力气、下更大功夫。一是强化常态攻坚,重点攻坚一批涉及面广、整改难度大的“骨头案”“钉子案”,以攻坚常态促整治长效。二是强化统筹推进,通过规划引导、完善方案、分布实施、综合施策等措施,制定一批涉及行业性、区域性、流域性信访问题的整体统筹推进整治方案和工作制度。三是强化源头化解,引导企业积极主动作为,加强与群众沟通交流,从源头化解一批难题积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应急厅的姚朝钟副厅长,“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在提高危化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是如何做的,请您介绍一下? 姚朝钟:石化产业作为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石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整体规模与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全省已形成炼油2600万吨/年、乙烯110万吨/年、PX 240万吨/年、PTA 66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十三五”期间,福建省不断加强危化品领域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了应急预案备案机制,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实施、培训、演练、修订等工作,积极指导企业提高预案和处置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油气危化品输送管道企业与管道沿线地方政府应急联动机制,成立了福建省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专家库,修订省级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升级了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推进漳州古雷,泉州泉港、泉惠,福州江阴等石化园区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还建立了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启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在全省推广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图、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手册”工作,构建形成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防控体系。谢谢您的提问! 记者:想请问一下住建厅的领导,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住建部门在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方面有哪些谋划? 蒋金明 :针对“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起草了《2021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我们正在积极编制,现在省市方案已基本形成,主要围绕“吃、住、行、美、管、范”六个方面,总共是35项重点任务。 所谓的吃主要集中在水,供水、污水、排水,在水的问题上继续要走在全国的领先。住,主要是解决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提升,一个是住房的面积,另外是住房的安全,第三个是住房的品质。行,主要是城市的交通,我们不仅有主干道的交通,还要关注到我们的人行道、慢行道,包括有特殊困难的人员的无障碍通行。美,集中在环境的美化,环境的文化,环境的夜化,预计今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福道将由现在的5300公里,在未来“十四五”当中全省要扩展到一万公里福道,这在全国也是一个创举。绿地面积将增加900公顷,通过夜游经济在美化、绿化的基础上要提高夜景工程,就是亮化。第五个管,主要是城乡管理,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大、加厚网格管理的密度,加大我们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智能化建设。范,就是示范,通过一手抓样板,一手补短板,推进我们城乡建设品质的提升。示范层面一个是抓新的城区,第二个抓旧城改造,第三个抓县城的整体风貌提升。同时我们的乡、镇以及特色的公园、景区将配合农业农村等相关厅局,在城乡“一盘棋”的基础上推进我们整个福建省由“清新福建”向“宜居福建”发展。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