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检出阳性!冷链食品如何不“掉链”?
2020-11-16 13:14:08 来源: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蔡秀明 |
13日、14日、15日 连续3天全国已累计共有8地 包括山东、湖北、福建、 甘肃、河南、陕西等地相继通报 在冷链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百度截图 · 厦门例行抽检发现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11月15日,疾控部门在对厦门市某冷库进行常规例行抽检时,发现该冷库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查,该批法国进口猪肉是从上海洋山港入关,共25吨。10月14日运抵厦门某冷库储存至今,整批冻品未使用,没有流入市场。 · 陕西西安:进口阿根廷冷冻猪肉外包装样本核酸检测阳性 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11月15日消息,15日7时,在新兴街道邰家村金东组王某利家冷库和邰家组李某平家冷库中检测出1份阿根廷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阳性。对王某利家冷库和李某平家冷库货品采取封存,109件货品未流入市场。目前西安市1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渭南市1人已发协查函。 · 山东泗水:进口冷冻水产品外包装检测阳性 据泗水县卫生健康局,11月14日,山东泗水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一份进口冷冻水产品外包装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当地对冷库及关联门店立即实施全封闭管控,涉及货物及车辆全部封存,对目前排查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河南郑州: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标本阳性 据河南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11月13日晚,郑州市疾控中心在一批产地为阿根廷的冷冻猪肉外包装抽检标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 山东济南: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阳性 济南市卫健委消息,11月13日下午5时,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 甘肃兰州:1份冷链虾内包装标本阳性 兰州市卫健委消息,兰州市城关区于11月13日对焦家湾冷冻厂进行定期采样抽检过程中,发现1份来源于天津港冷链虾的虾内包装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其他样品为阴性。 · 山东梁山县: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阳性 11月12日,山东济宁梁山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梁山县的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 湖北武汉: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标本阳性 武汉市卫健委消息,11月12日,武汉市疾控部门发现从青岛黄岛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装样本有3份检测结果呈阳性。经查,该批次进口产品共27吨,1006箱,原产国为巴西,8月7日在青岛黄岛海关入关,存于青岛润渤冷库,8月15日出库,8月17日抵达武汉后一直储存于中食冷库,未流入市场。 · 福建泉州: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阳性 泉州市疾控中心通报称,11月12日凌晨,接天津市《关于通报涉事冷冻货品情况的函》后,立即组织紧急排查,12日上午在丰泽区隆凯冷库排查到该涉事冷冻货品2549件。经查,该批货品于11日入库后尚未对外销售,没有流入市场。13日凌晨,经拆封逐件检测,发现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涉疫冷链食品有哪些种类? 疫情暴发以来,涉疫冷链食品包括冻带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冻猪肘、冻鸡翅等。 涉疫冷链食品从哪些国家进口? 其中,被检出阳性的进口国主要有厄瓜多尔、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阿根廷、俄罗斯、法国等。 是否应该停止进口冷链食品 伴随着多地冷链环境中接连检测出新冠病毒,市场上关于“是否应该停止进口冷链食品”的讨论也开始甚嚣尘上。然而,“一刀切”的做法并不现实。 《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尽管当前新冠疫情使国际交往受到了很大影响,但预计2020年进口食品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 据了解,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高达9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来源地达189个。从金额来看,17个品类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肉类及制品、水海产品及制品、乳品,进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前五大食品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前三大口岸分别是上海口岸、天津口岸、深圳口岸。 福建发布紧急通知 严防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风险 11月14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视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时刻警惕疫情输入风险。 鉴于冷链食品疫情风险高发,通知要求,各地要查清查细辖区内涉进口冷链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及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底数,留存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同时,持续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一是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要求,并按照“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要求,及时上传更新相关追溯信息,全面掌握进口冷链食品的“来龙去脉”;二是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必须查验合格证明,并按照国务院、省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要求索取消毒证明,否则一律不准上市。 通知还提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涉及单位和个人必须建立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台账,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相关环境、食品、人员“应检尽检”核酸检测,确保第一时间排查发现疫情风险、第一时间进行风险信息通报、第一时间组织管控处置部署。 该如何科学防控冷链食品的潜在风险,有何对策? 有益的防控经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冷链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首先是北京新发地疫情。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并证实:污染的食品经冷链运输,可以跨国引发新冠暴发疫情。这让我们认识到,外防输入,还要关注国外来的货物,特别是严防经冷链运输的食品把新冠病毒带入国内,引发新的疫情。 大连疫情再次证明,冷链运输受新冠病毒污染的食品,可以引发新冠疫情。这些疫情,直接促使我国加强了对冷链经营的冷冻肉食及海产品从业人员的管理。 青岛疫情则是主动对冷链从业人员定期监测,发现了处于感染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因此未形成较大范围扩散。 吴尊友表示,北京、大连、青岛三起疫情,一起比一起发现得早,规模也越来越小。这是我们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结果。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定期对冷链产业的环境检测、对从业人员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处于早期的感染者,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日常防护建议 相比普通民众,冷链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更容易中招的人群。 整个冷链运输体系,每一个步骤都牵涉到大量从业人员,如果食品的生产地疫情还没结束,那么就存在从业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而一旦整个“链“上有一环中被新冠病毒污染,那整个体系的风险就会变高。 中国疾控中心因此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需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普通民众对可疑污染生鲜食品如何消毒?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对于处理生鲜食品的清洁和消毒措施还是要做到位。北京疾控中心给出建议: 东南网综合自新华视点、人民日报、人民网、中新网、广州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