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脱贫有了产业抓手
2020-05-02 07:58:22 来源:吴洪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近日,在浦城县富岭镇殿下村,贫困户黎楚邦坐着轮椅来到离家不远的柑橘果园,喊即将下工的父母回家吃饭。 黎楚邦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只能靠年迈的父母种植水稻和油茶生活。过去,一家人生活拮据。但如今,黎楚邦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政策帮扶外,我们家还有三份收入来源。”在果园里,黎楚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以来,他的父母到村里的果树合作社打零工,一年能挣2万元左右;自家的40多亩茶山和3亩水稻田,全部交由村里的油茶合作社、水稻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一年收入近6万元。“日子可真是越过越好了!”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殿下村就开始连片种植水稻和油茶。然而,由于缺乏科技助力和品牌支撑,村民又大多各自为政,经济效益始终上不去。 转机出现在2019年。南平“生态银行”发展模式逐步向乡村推广,殿下村村两委也琢磨着将连片的稻田、茶山和部分闲置的农田、荒山合理开发利用。随后,由村里牵头集中流转了3380亩土地,引入浦城县殿下油茶专业合作社、县洋墩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和县南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经过合理规划,村集体将土地分别转租给三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以土地管理和基础设施投入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化的“自然资源矩阵”,全力发展粮食、油茶、水果三大产业,仅去年就种植精品柑橘500多亩。 “我们入股采用动态管理,根据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可占10%到20%的股份,等5年后柑橘上市,每年可给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村支书季明亮说,果园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并优先将岗位提供给贫困户,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带来50万元务工收入。 经过一年的发展,殿下村的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与县粮食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发展“武夷山水·浦城大米”品牌种植基地,种植1500亩优质水稻,2019年产值296.4万元;成立两个加工厂,对油茶统一加工,同时邀请科技特派员提升油茶产果质量,去年油茶产值102万元;500亩精品柑橘到2023年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 “通过发展三项产业,村里20户贫困户脱贫有了稳定抓手。去年村集体收入也超过10万元!”季明亮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