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数字”的力量》系列报道(十):“数字+文化”, 用“数字”力量讲好福建文化故事

2019-12-31 19:34:38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有不少的数字元素(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许多信息用触摸屏与观众进行对话(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AR互动电子大屏重视了三坊七巷的场景(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12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展馆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呈现出来,内容看起来不会那么呆板,更加丰富、生动和有趣。”来福州三坊七巷旅游的游客李石磊说,在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内看到了不少的数字互动屏幕,他告诉记者,通过高科技手段,让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有更广的传播平台。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R(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得到应用,“数字”赋能福建文化走出去,对外讲好福建故事。

福建历史绵远流长,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孕育了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还有众多的非遗和各类戏剧。今年5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成功举办后,福建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向了“数字化”的路子,以更时尚、更具创意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记者在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内看到,不少展厅都放有一台多媒体互动设备,该馆利用现代化展示手段把福州海丝遗迹、沉船考古文物、出土丝织品等信息用触摸屏与观众进行对话,增强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知识性。同时,采用多种动画特效技术,制作福州历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邢港码头的繁忙景象及福州港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茶港”的繁荣景象等场景复原。

只要用平板对着摄像头扫脸,就可以变身“古代”人物,成为三坊七巷场景中的一个角色,并与历史名人、商贩市民进行互动,这是福建网龙公司设计的一段虚拟空间旅程,以工笔画的风格还原了一段历史上的坊巷街区,将许多福州有代表性的店铺和名人,浓缩在这一段街巷中,该技术在今年7月举办的国新办福建主题新闻发布会场外展览上亮相,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利用AR技术,观众可以将自己的自拍照与角色融合,然后投射在大屏上,跟随自己角色的行动轨迹,去感受三坊七巷的历史风情,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网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段虚拟空间的旅程中,观众可以看到花灯铺、纸伞摊、肉燕店、裱褙店等一系列充满福州风情的店铺;还可以和林则徐、严复对话。

今年7月,首届数字文化艺术节在福州市滨海新区的数字教育小镇举办,呈现“科技+文化,数字+艺术”的魅力,现场一面艺数花海互动大屏,油画风格的四季繁花在屏幕中争相开放,参观者通过人脸识别就能“跃”入花海,体验沉浸空间的奇妙乐趣,在真人互动游戏体验区,观众只要靠近“魔域”游戏空间,就能长出一对美丽的翅膀,仿佛被施了“魔法”,受到不少观众的称赞。

记者注意到,福建推出“网上博物馆工作计划”,让文物和非遗产“活态化”,让文物故事在百姓日常交流中传递。今年7月,福州出台十条措施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出实施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记录工程,每年完成3个以上国家级或部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化影像记录并正式出版为数字出版物。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保存非遗资料,推动非遗数字化;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和网络平台,完善信息存储、查询、统计、访问、展示等功能,提高传播利用和传播效能。

今年10月出台的《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提出加大市、县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力度,于2025年前完成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录入并联网服务。加大现有展示馆、博物馆、展览馆的数字化建设力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展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相关APP开发利用,提升数字化传播水平。泉州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影音展示馆,还通过运用3D全息展示手段,建设非遗数字化互动体验空间。

福建也在加大对文物数字化的研究。今年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福建省文物局成立“文物数字传播合作基地”,双方整合优势资源,共建文物调研基地,推进具有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福建文物”研究、“福建文物”与科技融合研究以及文物活化利用研究,增强福建特色IP与新文创、文旅融合的全球传播研究。

图书是对外讲好福建故事的很好载体。作为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积极探索出版融合发展,实现了全省卖场、几十万种图书在全系统范围内的动态信息管控,与京东共同开发了“有福图书云平台”,还实施《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综合运用影印、深度整理、汇编等方式,辅以数字化手段,对福建自唐代以来重要历史文化典籍进行系统性整理。

据了解,福建实施“阅读推广+”模式,让阅读无处不在。着力实施面向全省服务的文献保障中心、信息查询中心和学习支持中心建设计划,有效提升了馆藏文献资源的品种和数量、规模和质量。同时,推动数字阅读,提升文化传播速度,率先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数字文化资源为核心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渠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