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刺桐公园附近小区大面积停电,抢修人员正在接收调控中心的指令进行抢修。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东南网6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 林杰 陈培源 通讯员 刘文宏 文/图) 电力人被称为“光明使者”,他们365天都在做着同一件事——点亮万家灯火,日夜守护光明。连日来,东南网记者走近泉州电力人,感受电网“守夜人”背后的工作状态。 与时间赛跑 黑夜里守护光明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是一身长衣长裤,胸前的口袋里永远揣着两支笔,一支是圆珠笔,一支是“保命笔”——电笔。夜晚来临时,记者来到国网泉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抢修班,见到这群时刻待命的电力抢修员。 “电笔是我们的第一道‘护身符’,也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应急突发的准备。”抢修班班长杜皓说,抢修班是供电部门最前沿、最关系民生的班组,可以说是供电部门的“急诊科”。 抢修班目前共有40人,50岁以上的有9人,“90后”有12人,年纪最小的1995年才出生。据介绍,抢修班接到报修任务后,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并与调度台同事联系对接处置。“我们一般都能够做到所辖的泉州中心市区内接到电话后45分钟内到达。”杜皓说,整个抢修班平均每天抢修20至30单,夏季日均抢修50至60单,要是碰上台风或是暴雨天气,会增至上百单。 这是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台风天,48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是家常便饭。夏天,在抢修班的办公室里,经常“一个人都看不到”,抢修回来在椅子上靠一下,又马上赶赴下一个抢修现场。从现场回来,衣服总是被汗水浸透,沾满尘土。 今年51岁的魏义伟是一名有着近30年抢修经验的老师傅,当晚适逢市区下暴雨,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完成一项抢修任务,浑身湿透。谈话间,又一个抢修电话打来,魏师傅二话不说背起工具就和同事出门,背影很快消失在雨夜中。 已经在抢修班工作了4年的傅小斌告诉记者,在抢修班就是在“一线”,不仅要求技术过硬,还非常锻炼沟通技巧。有时候在抢修现场会遭遇用户误解,需要耐心向用户解释。 “为了缓解用户因停电产生的焦急情绪,我们都是采取最小停电范围最快速度复电,这也就意味大多数情况是带电作业,低压电流很大,每一次带电作业都暴露在短路电弧的危险之中。”工作了23年的抢修班副班长施军说,遇到用电高峰期,供电故障量会增加,夜班经常是通宵达旦。有时也会接到一些不被理解的“投诉”,“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市民的认可,也会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守护千家万户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