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并快速落地动建,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海湾城区 快马加鞭 提质换挡不下鞍 东南网10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思明 通讯员 熊东帆) “工地每天清晨6点就开工了,即便国庆期间,工人们也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浇筑混凝土。” 近日,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通富微电子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一期)工地上一片忙碌,现场负责人陈志炎告诉记者,项目施工进展顺利,计划将于明年3月竣工。 通富微电子项目的落地建设,是海沧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努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的生动写照。去年初以来,海沧确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未来区域发展的重点培育产业,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有效接续,并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体制机制 广种更要丰收 项目保障部EHS主任曾剑宏表示,海沧的优质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在这里持续发展的信心。 营商环境的提升,来自于海沧一系列管用机制释放的蓬勃活力。 在工业领导、市场化招商、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等方面,海沧区打造出“政府+园区+基金投资公司+专家委员会”机制、规划引领和项目带动相结合的机制、专业化市场化队伍与传统队伍相结合的产业招商服务体系等,在去年实现集成电路产业投资额达到330亿元,一跃成为当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暴风眼”。 打铁要趁热,为了加快项目落地,持续巩固扩大产业招商成果,海沧区强化机制建设,依托区工业办,统筹政府各经济部门和区属国有企业力量建立“大产业”工作格局,破解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人员不足、专业性不强、沟通配合不畅等问题。今年初以来,工业办共召开27次例会,解决147个问题,强化了项目谋划、招商、签约、筹建、开工、投产、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跟踪服务,高效推动各重点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 在此推动下,除了士兰化合物、通富微电子等项目建设大举提速,长塑年产36000吨超高阻隔高性能双向拉伸薄膜工程、阳光恩耐四期、特宝二期等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重点项目也齐头并进。数据显示,海沧区1—9月份计划投资32.36亿元,完成投资77.71亿元,投资完成率240%。 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向质量要速度 一系列新兴产业项目的密集落地,让海沧区三大重点培育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按照产业规划,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工艺、设计、封装为主导的产业链;生物医药、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1—8月分别实现25.6%、22.6%的快速增长。目前,这三大产业已经全部纳入厦门市以及全省重点培育的千亿产业链群布局之中。 “没有高质量就没有高速度,实现了高质量也必然带来高速度。”抱定这样的信念,海沧面对出口企业增幅下滑等不利因素,仍然毫不动摇地走实业立区道路,坚持向高质量发展要速度,排除万难做好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所必需的要素集聚和配套服务工作,确保新旧动能平稳有效接续。 一方面,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产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深厚“内力”。 目前,海沧区已经与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专家力量和项目库等方面形成有力支撑。2017年,位处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入选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新获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分别占全省的35.4%、84.2%;力品药业生产场地通过美国FDA检查、高端制剂产品获得FDA批准,均为全省首例…… 另一方面,围绕三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推进研发转化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培训基地建设。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EDA设计服务公共平台已于去年投入运营,目前,海沧正在加快与清华大学共建嵌入式处理器与SOC设计服务平台,做优做强国家集成电路深圳产业化基地厦门(海沧)基地,不断延伸、集聚、强化科研能力。 凭借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海沧正在实现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的转向。今年1—8月,海沧区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8.42亿元,同比增长17.8%。 |
相关阅读:
- [ 09-18]厦门海沧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件
- [ 09-17]“卫我海疆”厦门海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揭牌
- [ 09-16]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海沧展开幕
- [ 09-14]2018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11月开跑
- [ 09-03]第二届集微半导体峰会举行 海沧构建半导体产业重镇
- [ 06-05]厦门海沧35名新任台胞社区主任助理上岗
- [ 04-10]厦门海沧区全民国防教育馆网上展馆上线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