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福建: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2018-07-04 07:34:59 郑昭 林蔚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赵舒文  
分享到:

东南网7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林蔚)闽江一路向东,从马尾奔腾入海,天马山上12个醒目的红色大字——“马尾的事 特事特办 马上就办”让人印象深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宁德地委书记和福州市委书记任上,习近平先后倡导推动“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敢于对腐败行为动真碰硬,有力转变了干部作风,赢得了群众真心拥护,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宝贵精神财富。

时光荏苒,30年过去,这些话语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当年的“四下基层”“马上就办”,今天有了更为有力的宣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当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今天有了更加有力的决心:“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和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30年久久为功,30年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更显示出重要意义和旺盛的生命力。

“各级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

1988年12月,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举办。

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与群众面对面,受理问题86件,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的要求相关部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当晚总结会上,他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

此后,习近平三次徒步到寿宁县下党乡调研,这也成了“现场办公下基层”的起点。

“各级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在习近平倡导下,宁德地委、行署建立了“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制度。

作为这一工作制度的发源地,30年来“四下基层”在宁德不断传承。

近日,在柘荣县双城镇乌岩下村,伴着朗朗上口的快板声,一场题为“乡村振兴”的宣讲在上演:“党的十九大报

告,乡村振兴发号召。农业农村和农民,惠农政策多施行。”

“节目内容通俗易懂,政策讲解接地气。”村民袁德明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宁德第一时间组建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把讲台搬到闽东基层第一线,把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第一时间传入千家万户。到目前,宁德市县乡三级共组建各具特色的小分队112支,累计宣讲4000多场,受众达30多万人次。今年初以来,宁德还组织实施理论进基层“百千万”工程,即建设百个理论进基层示范点,组织千名理论宣讲轻骑兵,按重大主题宣传部署安排举办万场理论宣传宣讲活动。

现在,“四下基层”正在全省全面推广,成为我省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领导班子虽然一任接一任,“四下基层”这项传统制度却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力求实效,逐步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2012年3月,省委决定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2013年5月,省委出台意见推动领导干部“四下基层”,要求把这一制度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2013年7月,省委把“四下基层”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各地共解决“四风”问题7.3万个,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14万多个,修订制度2.2万项、新建制度1.8万项。

——把“四下基层”作为了解民情、科学决策的关键环节。省委制定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的意见》《省级领导“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对下基层的时间、方式、重点作出硬性规定;出台了《省委常委会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省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和研究解决干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度》等,对重大决策听取群众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四下基层”,摸实情、集民智、理思路、出良策,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把“四下基层”作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渠道。省委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对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等作出具体规定,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定时定点开展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实施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建立风险评估、积案化解、公开听证等信访工作“七项机制”,依法依规维护群众权益。一大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把“四下基层”作为落实工作、为民办事的有力抓手。从2010年开始,省委、省政府连续八年开展工作检查活动,

现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省各级普遍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从1990年开始,省委、省政府连续28年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使群众真正从“四下基层”中得到实惠。

——把“四下基层”作为固本强基、锤炼干部的有效手段。自2004年至今,省委省政府先后选派五批1.6万名党员到经济相对贫困和工作基础较差的“双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一任三年;建立“干部驻村、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工作机制,累计落实帮扶项目10万多个、资金170多亿元,有力改变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2015年开始,我省又选派两批8300多名干部,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蹲点工作。

一位驻村干部动情地说:“有了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心中就有做不完的事,手里就有干不完的活,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

民生关系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多年来,我省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四下基层”这个传家宝,带头进群众门、住农家屋、说百姓话、干农家活,带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真正把心贴近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好形象、留下了好口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