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征信APP界面称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站在醒目位置挂出安全提示。
实为信息中介 用户信息或被倒卖
据介绍,一些借贷类平台因无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查询客户征信,会通过征信查询APP获取客户征信报告。
在福州市从事多年小贷行业的资深人士戴经理说,用户通过这些APP确实可以查询到个人征信报告,而这实际上是通过用户提供的信息去央行征信系统查询得到的,APP只是扮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目前,现金贷行业有一个乱象,就是用户信用信息在现金贷产业链条上不断被倒卖,被整理、保存、再加工等。各类贷款产品对于信息的需求不一样,所以用户的相关信息成为重要资源。
“据我的观察,这些查询征信的APP就是利用用户的信息,一是推广自家的贷款产品,第二个可能是倒卖用户的信息。也就是行业内所说的‘名单’,价格根据信息的‘新旧’程度而定,在0.5元/条~2元/条不等。”
记者还针对利用第三方(APP)平台查个人征信可能会影响贷款如房贷等的说法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人民银行并无相关规定,各家银行也没有多次查询个人征信影响个人信用的规定。
“个人征信上的不良记录会影响贷款,至于通过何种渠道查等并不会影响用户在银行的相关贷款业务。”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相关人士说道。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因各家银行的规定不同,个人的信用贷款业务是根据各家银行所定的征信系统来处理的,用户若因操作便捷而短期内通过APP频繁查询个人征信,确实有一定影响,自查要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