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查个人征信?小心隐私陷阱!
央行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提供查询
一款征信APP界面,有着各类贷款、信用卡产品。
福州市民服务中心自助查询征信平台
东南网6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先昌 文/图)个人征信即个人信息报告,相当于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记录了个人信贷信息即借债还钱信息,非金融负债信息,公共信息如欠税信息、行政执法信息等。个人征信全国联网,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
近期,朋友圈流传通过一些可提供个人征信查询的APP,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到,号称“无需银行排队,直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4小时快速查询。”
5月初,央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里明确指出,要求运行机构和接入机构健全征信信息查询管理,严格授权查询机制,未经授权严禁查询征信报告,严禁未经授权认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统。央行征信中心的网站也在醒目位置挂出安全提示:“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也就是说,市面上这些代查征信APP实际均非官方授权认可。
业内人士分析,一些查询征信的APP之所以有市场,一是多数用户不了解个人征信及查询渠道;二是这类APP有可能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交给非法机构再进行交易买卖,或其背后可能是助贷机构或者P2P平台,推广开展相关业务。
自动跳转贷款软件 APP成隐私泄露高危区
最近,在福州市鼓楼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先生要申请一笔用于装修的小额贷款,需要个人征信报告。“身边朋友推荐说在APP上也可以查征信了,大热天的,懒得到银行查,还要排队。”
记者日前通过安卓应用商店输入“个人征信”,跳出多款标明个人征信查询的APP,其中一款名为“征信查询”的APP在下载说明中标注:能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征信报告,告别银行排队,一键查询信用,直链官方征信中心。
记者下载了一款名“个人征信查询”的APP,登录后显示“我要办贷款”“信用卡”等界面,而在“信用风险监测”版块,需要输入姓名、身份证、手机号、手机运营商服务密码等。其信用检测授权协议书上显示:“在您使用本公司与第三方合作方共同通过‘征信—个人征信查询’报告产品向您提供的服务时,本公司可能会将采集的个人信息、运营商信息等提供给本公司关联公司或合作第三方机构。”平台还显示,征信信息形成报告有时间周期,一般提交查询申请2天后,才可查看查询结果。
上述平台还发布了多款贷款产品和信用卡产品。而在另一款APP中,用手机登录需要验证码,发给记者的验证码短信抬头显示名为“借点钱”,登录页面还跳出“借钱就点借点钱”的大篇幅广告。随后,记者就接到了相关客服推荐贷款产品的电话。
融360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近30%的用户并不了解个人征信,仅10%的用户对大数据征信比较了解,因为需要办贷款或信用卡才关注的人数占比高达84.6%,绝大部分用户没有主动关注个人征信的意识。其中,0.6%的人表示是受相关新闻事件影响才关注个人征信。这些数据表明,关于个人信用方面的知识普及与教育亟待提高。
业内人士指出,代查征信报告最大的风险就是,代查机构会保存用户的征信报告。个人信息就是数据资产,个人的金融行为、社交数据可以构成一个人的数据画像,如果提供给征信查询APP的话,有着较大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种各样的征信APP背后的运营主体,可能是助贷机构或者P2P平台,它们是否规范,如何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管,本身就是个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