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文化铸精神 迸发创造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新福建述评之六

2017-10-11 07:19:47 李珂 谢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文化保护,延续“根”与“魂”,更新传承的血脉

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福建长期以来在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习总书记对福建历史文化的亲切关怀,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历史文脉的谆谆教诲,让八闽儿女倍感亲切。

三明市万寿岩遗址的抢救和保护,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深刻。

18年前,万寿岩遗址一度面临矿石开采活动的威胁。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认真妥善地保护三明万寿岩遗址:“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此后,万寿岩遗址保护工作提速,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和四期保护工程。2013年,万寿岩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如今,这一遗址正变身为考古挖掘的展示园、民俗文化的集散地、旅游开发的新亮点、生态文明的体验区。

“我们要不辱使命,持续不断地做好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和遗址公园的建设。”万寿岩文保所所长余富生说。目前,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一期、文化交流与教育基地、游客服务设施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7月底,公园建设完成投资10176万元。

不忘初心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被确定为我国201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三坊七巷、闽浙木拱廊桥、闽南红砖建筑4项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在传承和保护中,如何让传统文物和文化活起来,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彰显新价值?

近年来,我省出台各项政策举措,探索各具特色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发展新模式。

福州把三坊七巷视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资源,划出一座有300余年历史的叶氏民居作为展示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设基地,命名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由省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承办建设,常年免费对外开放,成为民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最直接、最生动的文化课堂。

目前,全省有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编制了保护发展规划。仅福州,近年来就先后投入40多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

真实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发展中保护,一幅城镇化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在八闽大地徐徐展开。

福建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推进红色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3月1日,《福建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我省首部专门针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制定的政府规章。

目前,我省已编制《福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经费需求规划》,项目总数573个,经费总需求20.12亿元。同时,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五年行动计划,建立革命旧址保护利用项目库,已实施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项目、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项目。

借力新技术、新媒体,我省重点推进一系列红色文化展示项目,打造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感受福建红色文化的魅力。

5年来,我省建立四级名录体系,大力推进以活态传承为核心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非遗保护,不能曲高和寡,不能与民众生活脱节,这是我省探索非遗保护的心得。

在泉州,南音遍地开花,几乎每个村庄、每个社区都有唱南音、听南音的人。当地出版《泉州南音教程》作为中小学学生的南音学习教材,10多项非遗项目进入中小学课堂。

目前,我省已有各类非遗展示场所400多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项,7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见证了福建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成为建设新福建最独特、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力量。

1  2  3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