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丹桂之乡”,南平市浦城县丹桂种植面积超8万亩,从一枝花中编织产业链,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老树新花 浦城丹桂香飘万里 桂花瀑 东南网8月3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王树瑜 吴勇君 文/图)日前,首届浦城丹桂文化旅游节启动,以文化为媒来助推丹桂产业发展。这座千年古城栽培丹桂的历史长达2200多年,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丹桂之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的丹桂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新时期,如何让丹桂这一浦城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浦城正谋篇布局,让一产“接二连三”,锻造产业链条。 做大龙头,凸显带动效应 2000年是浦城丹桂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原浦城县桂花协会会长黄安民,是这场产业变革的亲历者。他介绍说,这之后,县里才有了大户这一说法。 变革的关键在于育苗技术的突破。黄安民说,根据绵延千年的老传统,老树要经过压条才能繁育新苗,一棵树只能繁育百来棵新苗,新苗供不应求,限制了规模化发展,家家户户只能小打小闹。上世纪80年代,种植30多年丹桂的黄安民成为县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裁剪的枝条培育成功新苗。这样,1亩地可培育上万株新苗,老黄赚到了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桶金”,订单如雪片般从全国各地飞来。“一株苗木售价3元,规模化培育的成本只要5分钱,当时苗木很紧俏,我用邮寄的方式发到全国各地,从秋末到春天不断发货。”老黄说。 尝到了产业化的甜头,老黄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从1986年的一两亩的育苗地,再到1999年的100多亩育苗地,现在老黄有了300多亩的基地,聘请了三四十名工人,成立了万棵苗业公司,前几年的年销售额都达到了上千万元,基地成了县里排名前五的大户。 为助力丹桂产业做强做大,浦城县陆续出台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奖励,培育大户成了产业发展的“先手棋”。目前,全县丹桂种植面积超8万亩,百亩以上连片种植的达200多片,注册丹桂公司16家、合作社77家,其中,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有20多家、百万元以上的达百余家。 锻造大块头,带来大集聚,丹桂规模化种植带动了县域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许多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浦城,与全国23个省(区、市)都有合作,光是物流车辆就有两三千部。黄安民说,去年,浦城县从苗到木售出2500多万株,物流业获利颇丰。另外,全县农民从产业链集聚中分得一杯羹,一名从事挖树的农民日工资200多元,从事锄草的工人日工资100多元,全县2.5万户共10余万名农民受益。 “据统计,丹桂种植和苗木产业大户销售额超亿元,带动了下游产业链,务工收入和物流费用各近亿元。”桂花协会新会长杨亮兴说。 |
相关阅读:
- [ 08-25][书记县长在忙啥]浦城县委书记县长组织召开联席会议
- [ 07-18][书记县长在忙啥]浦城县长看望慰问廖俊波父母
- [ 06-19]浦城县“五个统一”:让游客满意,促村民增收
- [ 06-08]生命的厚度与长度——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
- [ 06-05]浦城首批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 为市民提供出行便捷服务
- [ 04-25][书记县长在忙啥]浦城县长听取廖俊波先进事迹报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