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开通支付宝缴费。 资料图 医院:年轻人更青睐 无现金支付 “在医院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很方便。”近日,记者来到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结算窗口,一位患者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后说。带着孩子前来看牙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是通过医院网上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缴费的,“能节省不少时间”。 记者了解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引入了支付宝线下扫码付款功能,今年年初又分别开通了支付宝线上服务窗和微信公众号网上预约的功能。也就是说,患者在该医院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无现金支付。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信息科信息管理员朱虎林介绍,目前该院患者中,每月通过微信、支付宝线上充值缴费的有3000多人次。“量还不算特别大,主要原因是很多患者还不了解医院已经开通了这项服务。”朱虎林表示,下一步,医院还将开通微信线下扫码支付功能,完善无现金支付服务。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福建协和医院也从去年开始陆续推出了支付宝线上服务窗和线下支付宝、微信扫码等无现金支付方式。福建协和医院信息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近一年的数据来看,这些无现金支付方式的推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手机支付”。 新闻圆桌>>> 专家建议:无现金城市 安全要先行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6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共发生257.1亿笔,同比增长85.82%,结算金额超过157.55万亿元。可以说,不用带钱包的生活,在中国正逐渐成为现实。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杨建州教授表示,自己在福州也很少带现金出门,“无现金支付”给市民带来很多便利,也提高了支付过程的安全性,不用担心现金盗窃等问题,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进步的体现。 福建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张玲枣认为,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于民众担忧的,诸如账户会不会被盗刷、网络是否安全、个人隐私会否暴露,等等,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要有预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无现金城市”建设才能有序推进。 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甘满堂则把关注点放在“无现金城市”的推进中,老年人、低学历人群等如何适应。他说,目前城市里老年人、低学历人群还有较大比例,建议在“无现金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考虑到这一部分人群的需求。此外,希望政府可以通过社区等方面,对这类人群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也可以享受到“无现金支付”的便捷。 针对移动支付存在的相关问题,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如果非用户因素造成账户被盗导致资金受损,支付宝会全额赔付。此外,蚂蚁金服还联合保险公司,推出支付宝账户安全险,保障账户安全。 评论>>> 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应稳扎稳打 福州加入“无现金城市”计划,这是便民的善政。一方面,现金支付存在的一些固有弊端和不便,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被愈加放大;另一方面,有赖于支付宝、微信等应用软件对市民“扫一扫”等无现金消费习惯的培育,移动支付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群众基础和市场。现金支付与移动支付,两相对比,高下立判。顺应时势和民众呼声,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正当其时。 新事物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有的对移动支付的诟病主要集中在资金和个人隐私安全方面。针对民众的担忧,相关机构已经采取措施为民众规避风险。我们在享受到移动支付释放的巨大便利时,也应认识到其存在问题是发展的必然,而今后的努力则在于稳扎稳打。在普及移动支付的同时,针对民众的槽点,在保障资金和隐私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 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深化“无现金城市”建设,越到后期,随着普及覆盖程度的提升和需求量的饱和,就越到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阶段。于福州等“无现金城市”样板而言,先试先行,意味着既能为自身“无现金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又能为后续跟进城市探路。因此说,探索出一些可以推广的普适性经验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福州市在率先“吃螃蟹”的同时,既要做好保障用户资金和隐私安全等基础性工作,也要进一步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与市场环境,力求相关移动支付企业充分发挥作用。 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系统性工作,民众也应给予充分理解,并积极献策献计。而在政企民三方共同推动下,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无现金社会”必将更为可期。
|
相关阅读:
- [ 07-07]电子支付面临恶意诈骗等新挑战 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 [ 07-03]德籍网红呼吁默克尔向中国学习转型无现金社会
- [ 06-29]福州成为继杭州、武汉之后全国第三座无现金联盟城市
- [ 06-29]“无现金生活”,您准备好了吗?
- [ 06-29]福州建设全国第三个“无现金城市”
- [ 05-19]“无现金社会”何时真正到来?需政府企业共同努力
- [ 04-17]“无现金社会”的纠结:看起来很美 安全稳定性存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