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16日,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两岸“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在厦门举行,吸引了来自新北、台南、花莲、嘉义等地的500多名台湾乡亲跨海走亲戚,共叙同根情。 寻根谒祖:让下一代铭记根之所在 “我要带孙子回祖籍地看看,让他知道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牢记自己的根之所在!”在两岸“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现场,来自新北市西盛里许厝的许邦彦一家成为全场的焦点。 原来,80多岁高龄的许邦彦此次回乡祭祖,不但有儿子许宸杰陪同,还特意把13岁的孙子许秉纶一块带了过来,祖孙三代一起回乡寻根。新北市西盛里许厝和晋江安海镇前埔村许厝,是一对闽台“同名村”。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往来以来,两地民众便互动交往,从未间断。 寻根谒祖、探访祖地,以及对原乡的牵挂思念,是台湾同胞念念不忘的传承。许邦彦祖孙三代寻根的故事,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真实写照。 “透过寻根,既增进了闽台民众的情谊,又深化了台湾乡亲对福建祖籍地的认知了解,还拓展了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为闽台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新亮点。”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台湾非常重视祖先的崇拜与谱系的传承。”台北连姓宗亲会理事长连显达告诉记者,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族谱对接一直是海峡论坛的一大亮点,因为族谱上记载的内容,表示不忘本,并作为日后子孙寻根探源的凭证, “能让两岸的年轻人较容易找到共同的祖先关系,这就叫以族谱续前缘”。 首次参加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来自花莲县吉安乡胜安村的王俊翔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祖先200多年前从漳州迁往台湾。“我们过来是寻根,大陆宗亲去台湾是走亲戚,只有常来常往,才能越走越亲。” 旅游合作:共绘乡村旅游新蓝图 “寻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对接合作,我希望两岸同名村能够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台湾大台南旅游公会理事长翁依秀曾多次参加海峡论坛,对“美丽乡村”建设有独到见解。她说,要想将两岸同名村的紧密联系一直延续下去,旅游合作无疑是一个切入点。 “两岸同根同源,开展乡村旅游开发合作具有天然优势,大有可为。”台湾海峡友谊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旭滨表示,两岸同名村可以探讨发展乡土旅游、文化旅游和修学旅游,共同培育海峡旅游品牌。“除此之外,双方还可以在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协作,促进两地企业合作,带动闽台乡村旅游进入创意互动的新领域。” 借助海峡论坛的这个大平台,一大批台湾乡村旅游专家跨海传经送宝,闽台乡村旅游合作开展得越来越红火,合作范围从最初的乡村旅游规划、产品开发,逐步延伸到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领域,为两岸同名村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已有40多年历史,拥有创意、特色、精致、风情等成熟理念,形成了乡村民宿、主题公园、乡村花园、乡村农场等多元发展的格局。”台湾花莲县丰田村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威良建议,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大陆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闽台乡村旅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要以同名村为载体,开展旅游对接合作,可以给村民、旅游业者以及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互利共赢。 |
相关阅读:
- [ 06-12]东南网推海峡论坛专题
- [ 06-07]于伟国在厦门检查第九届海峡论坛筹备工作
- [ 06-11]福建省领导看望海峡论坛媒体记者
- [ 06-14]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交流基地落户厦门集美
- [ 06-14]第七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开幕
- [ 06-14]2015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举行 近30个两岸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 [ 06-14]第七届海峡论坛发布促进闽台交流合作“三大礼包"
- [ 06-14]大陆企业成立1亿元基金 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