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以共建美丽乡村为契机,多方面入手构建乡村卫生长效机制—— 让村庄绽放“笑颜” 东南网4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易振环) 队伍专业化 每天早上7点多,在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35个村庄的道路上,都会准时出现一个个着橙色背心的身影。他们是各村庄的保洁员。从去年开始,全镇保洁员都要像城里的环卫工人一样准点上班,走村串巷收集垃圾、清扫路面、消灭卫生死角,一天工作八小时。 “去年10月,华亭镇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谋划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丽乡村。”华亭镇环卫站站长兼共建办主任陈晓旭介绍说,在此之前,保洁员队伍不仅人员不足,而且有的很没有责任心,甚至只管清理村里道路,把垃圾往沟渠里一扫了之。此外,没有严格的考勤措施,保洁员经常工作中途回家。“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洁队伍不专业,乡村卫生条件可想而知。” 华亭镇从完善保洁人员管理制度入手,努力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专业保洁队伍。一方面,对保洁员实行统一的镇聘村管模式。人员大幅增加到215名,月工资从1500元提升到2000元,其中700元为视考核情况发放的绩效奖金;另一方面,按村聘请了35名监督员、按片区聘请了5名巡查员,每天明察暗访保洁员的到岗情况、清扫质量。一旦发现保洁员有不在岗、清扫不干净等问题,将扣罚绩效奖。 “一位退休村支书的老伴是保洁员。有一次,这名保洁员在上班时间去给家里运柴火,结果被查到不在岗,扣了奖金,心疼得一直叹息‘一车柴火才值几个钱,今后再也不脱岗了’。”陈晓旭说,保洁员还实行能进能出的淘汰制,至今已有20多名不合格的保洁员被辞退。同时,环卫站每月举行最佳保洁员、优秀保洁员、勤奋奖等评选活动,通过评优、发奖金提升保洁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华亭镇云峰村村委会主任王志宁介绍,之前村里聘了5名保洁员,但云峰的自然村有6个,所以最偏远的洋坑自然村没有保洁员,生活垃圾都埋在了果园里。去年实施保洁员镇聘村管后,拥有5800多人口的云峰村分配了10名保洁员,洋坑自然村终于告别了“土埋垃圾”的历史,整个云峰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经费有保障 保洁员人数增加、工资上调,加上各村卫生监督员补贴和5名巡查员的工资,人力成本大幅上涨。此外,配备保洁设备和处理清理出的大量历史垃圾,又是两笔不小的开支。钱从哪里来? “一个新渠道是向村民收取垃圾处理费。以前,大多数村庄都没有收取这笔费用。从去年10月开始,每位村民每年缴纳20元垃圾处理费,五保户、困难户、低保户减免。”分管共建美丽乡村工作的华亭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欧奇翔介绍,全镇缴费率已达到92%,目前共收取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全年的垃圾处理费243万多元。 然而,这笔钱对于全镇环卫工作而言还是不够。陈晓旭算了笔账:光是保洁员、巡查员的工资和卫生监督员的补贴,每个月就超过45万元,全年要540万元以上;每年垃圾清运费需160万元,此外还有其他开支。 “上级财政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从今年开始,当村民上缴的垃圾处理费到位后,市财政按户籍人口每人10元给予奖励,区财政按户籍人口每人25元给予奖励。”欧奇翔说,华亭镇户籍人口超过11万,所以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奖励约350万元,镇里再按1∶1给予配套。 “村民缴费,除了解决经费问题,还可以让村民因此树立权利意识,一旦发现垃圾清理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可以理直气壮地反映,进而形成全民关心环境卫生的好氛围。”陈晓旭说。 常态化考评 一个名为“华亭共建美丽乡村随手拍”的微信群,每天都在刷屏,但没有一句闲聊,内容都是巡查员和卫生监督员发现的垃圾问题和一处处热火朝天的清扫场景。记者发现,最近很多村庄发图的内容是清理历史垃圾,参与者除了保洁员之外,更多的是普通村民。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光靠环卫站和200多名保洁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村干部和村民参与,建立长效机制。”陈晓旭说,常态化考评是引导村干部重视环境卫生、树立环卫意识的重要一步。 记者在《华亭镇共建美丽乡村考评细则》中看到,总分100分,长效机制一项就占了20分,是分值最高的一项。考评不仅每月定期开展,而且明察、暗访相结合,考评结果作为各村年底绩效考核的依据,直接与奖金挂钩。 “以前每次卫生检查都是提前通知,而且一般只检查大路、中心地带。现在不仅对每个村100%实行暗访,而且连小水沟、小巷子都查,所以一点也不能马虎。”王志宁感慨说,正因为常态化考评制度的倒逼,让村干部和普通村民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卫意识,所以各个村庄都自发清理历史垃圾,村民都热情参与。 在云峰村洋坑自然村,20多年来的生活垃圾都倒在坑里、埋在土里,村民请来机械足足清理了3天,终于让秀美的山村恢复了原貌。云峰村3条150多米长的渠道荒废后被当成了垃圾池,村里组织十几名村民连干了1个月,花费6万多元,终于清理干净其中一条,接下来就要对另外两条“动手术”。“这些渠道恢复原貌后,我们准备学习河长制经验,给渠道指定负责人,保持渠道通畅,发挥分流雨水等新作用。”王志宁说。 如今在华亭镇,农村环卫长效机制和共建美丽乡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一个个村庄洗去“脸上”蒙了多年的灰尘,重新绽放美丽的“笑颜”。 |
相关阅读:
- [ 04-07]仙游县乡村教师郭秋维:智浇桃李绽芬芳
- [ 03-30]长泰县陈巷镇雪美洋:美丽乡村成为创业洼地
- [ 03-17]福建:送文艺到基层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 [ 03-17]广东开乡村规划与建设一体化融资先河
- [ 03-15]【基层代表委员议国是】梁丽娜代表:发展乡村旅游要根植于地方特色文化
- [ 03-11]永春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 03-10]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扶贫攻坚
- [ 03-10]福建罗源北山村:渔村夕照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