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频道>民生> 正文

记者跟访:一名随迁儿童的春运归家路

2017-01-22 09:22:35涂洪长、沈汝发、王成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唐丽萍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福州1月21日电题:记者跟访:一名随迁儿童的春运归家路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沈汝发、王成

小圆脸、齐刘海、一双清亮的大眼睛,8岁的王心彤很容易让人想起希望工程的那张著名的照片“大眼睛”。

王心彤是一千多万在异地打工父母的随迁儿童之一。为了生活,她的父母带着她背井离乡,在福建福清打工。今年春节,父母决定带着她回重庆老家过年。

1月13日,记者跟随王心彤一家踏上春运返乡之旅。在2000多公里路途上,记者跟随王心彤一家度过了40多个小时,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这个令人怜爱的小女孩身上:与上世纪80年代那双渴盼上学的“大眼睛”相比,这名幼小的漂泊者,又有着什么样的心情和渴望?

童眼看春运:幸福温馨的归途

这是王心彤第一次乘火车回老家,一大早,她就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

两张床,一台21吋的旧彩电,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就是王心彤一家三口在这个异乡的“家”,也几乎是王心彤除学校之外的全部世界。

“放学回家,她会把门锁好,一个人在家玩。”妈妈余改芬说。

“你在福清有几个好朋友呀?”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心彤做出了一个“0K”的手势,记者问:“3个?”她摇摇头,羞赧地补充了一句:“是0个。”

从3岁起跟着父母外出打工,5年中王心彤多次搬家,从没有固定的玩伴儿。她也不适应学校里的同学:“学校玩的朋友定的规则我不太懂,我不喜欢这些朋友。”

很少与陌生人交流的王心彤见到记者很好奇,记者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当爸爸王相权对记者说自己在福清已经搬过4次家时,她伸出5个手指纠正说:“是5次。”

长年的异乡漂泊,频繁变动住所,没有朋友的王心彤最期盼的是父母下班回家。她会帮妈妈捶捶肩,会叫爸爸赶快去洗脚。妈妈累了,想早点休息,嫌她闹,她会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钱养你。”

对于怎么挣钱养妈妈这个问题,她脱口而出:“我打工挣钱。”

但,对王心彤来说,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小小幸福也十分难得。爸爸王相权是一名货车司机,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工,夜里回家没个定时;妈妈余改芬在工厂流水线上“三班倒”,加班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都是小心彤一个人把自己反锁在家里:扫地、做作业、逗一只叫“小黑”的小狗。

对小心彤来说,回家,至少意味着父母的整天陪伴。

13日清晨,王心彤跟随父母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先从福清坐1个小时的汽车到福州火车站,然后乘由福州开往广安的K4186外来务工专列,14日下午在达州站下车,再乘两个小时的火车到重庆梁平,休息一宿之后,还要坐40多分钟的汽车才能到老家云龙镇红旗村。

在满载2500多名乘客的拥挤列车上,小心彤最初的新奇感很快被疲劳所取代,直到同车厢的几个小朋友挤过来找她玩耍,她脸上的表情才活泼起来。她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分给小伙伴,还调皮地拿过记者的话筒,像个小记者一样采访起周围的乘客来。

“平时上班很忙,带孩子出去玩得太少了,福州很多好玩的地方她都没去过,带她坐火车,也算见见世面。”妈妈余改芬说。

漂泊的孩子,陌生的故乡

列车行驶到陕西安康,记者帮王心彤一家转移到了较为宽敞的餐车上。

连续20多个小时蜷缩在硬座上的小心彤宛如脱笼小鸟,在餐车过道上一直笑着奔跑、奔跑着笑,甩着濡湿的头发,向妈妈撒娇:“妈妈,你看,我比火车跑得还快。”

汽车抵达了王心彤的老家。小心彤欢快地跳下车,飞跑着和守在家门口的奶奶打招呼,之后便开始四处叫嚷着“小黑、小黑”——那条陪伴了她两年的小黑狗,由她姑姑在一个星期前从福清带回了老家。

王心彤的家是一栋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这是她爷爷和父母两代人打工积蓄的成果。虽然离开家5年了,但爷爷奶奶依然为小心彤保留着属于她自己的小房间,墙上贴着卡通画,窗户上挂着千纸鹤。

离家5年中,小心彤虽然每年都会回来一趟,但留在这里的记忆并不丰富。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迎面而来的一位邻居跟小心彤打招呼,她放慢了脚步,直勾勾盯着对方看,却没有认出对方来。

虽然已经记不清邻居家小朋友的名字,但小心彤依然高兴地拿着心爱的玩具去找他们,调皮的小男孩,拿着她的玩具在地上扔来扔去,小心彤看得心疼,默默地离开了。

王相权告诉记者,夫妻俩一开始并没打算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每年回家之后的别离都让他们十分揪心:心彤都是低着头一路送他们上车,回家就把头蒙在被子里嚎啕大哭。妈妈余改芬有一段时间因为太想女儿,整宿整宿睡不着、掉头发。

小心彤是个懂事的孩子。一大家人坐下吃团圆饭,她会先给爷爷奶奶夹菜;爷爷奶奶给她礼物,她会说“谢谢”;吃完一颗糖,她没有发现垃圾桶,很自然地把糖衣装进了口袋,因为“乱扔垃圾的小朋友不能得小红花”。

“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她经常说不要,有时候买来了也不穿。”妈妈余改芬说,女儿知道父母挣钱很辛苦,从来不跟同学攀比。

“她可乖呢,每年长辈给的压岁钱一分钱不动,全部交给大人。”小心彤的奶奶刘国映说。

一颗幼小心灵的愿望

这次回家,王心彤专门为爷爷奶奶准备了两份礼物:一张写着红色“优”字的成绩单;一本五年来自己和父母在外生活的影集。

王心彤今年2年级,就读于福清市镜洋中心小学,学习成绩不错。“我要告诉爷爷奶奶,我在外面一定好好学习;你们想我的时候,就看看我的照片吧,那里面都是我笑的时候拍的。”

王心彤的爷爷王一平今年64岁,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外出务工,在外闯荡了半辈子,前年才回到重庆。如今,他在当地一家餐馆干后厨,一天要杀100多斤鱼,每月工资2000多元。“活一天就得干一天的活,我老汉不吃闲饭。”他说。

奶奶刘国映说,政府每个月给她发100多块的养老金,“我想全部攒起来,供孙女上学用,能上多远都给供。”

14岁就随父亲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漂过10多个省份,王相权说,自己一家现在也还没有在城里扎下根来,吃的就是没有文化的亏。所以他们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除了亲情,更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我问女儿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她说要像妈妈一样去打工。”妈妈余改芬说,“听到这句话,心里想笑又想哭,我可不想孩子以后像我们一样漂来漂去。”

王相权一家人的5亩多山区田地,零散地分布在10多个地方,务农收入十分有限。相比之下,王相权在福清每月五六千元的打工收入已算可观。

王相权也在规划自己的未来:要么在打工的地方组建一个货车车队,自己揽活跑运输;要么回家承包一块地搞养殖。“现在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除了打工,还有很多赚钱的门路。”

除了打工赚钱,小心彤上学一直是全家最上心的事。

像小心彤一样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67.1万人,国家正在积极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我希望下学期的成绩单上全是优,希望以后不要再搬家了,希望能邀请小朋友到我家玩……”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王心彤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