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政协视点:协商创新驱动 助力福建发展

2017-01-05 10:20: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分享到:

 

东南网1月5日讯(福建日报 李芳 于玉艳)日前,省政协在委员群众联系点福建新大陆集团举行对口协商会(如图),各方围绕“科技创新驱动 助力我省发展”进行对口协商,17名省政协常委(委员)与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财政厅、人社厅、国资委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高新企业代表、高校专家学者面对面探讨,积极建言献策。

“梧桐树”栽好了吗

海能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总裁陈青洲出生于福建泉州,却在深圳成功创业。谈及创业经历,他坦言,与福建相比,深圳有更好的创业氛围和条件,“在深圳不创业、不好好办企业,简直对不起自己”。参与协商的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郑兰荪认为,深圳成为创意之都,有三个原因:政府较早重视创新;有一套市场管理办法;产业链比较完整。其中,政府的重视摆在第一位。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然而,福建的这棵“梧桐树”栽好了吗?委员们和企业家代表有话说。

创新要以市场应用为根本目的。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更多集中在创新成果市场化“首用”和“扩展应用”上,省政协常委、福建新大陆集团董事长胡钢点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里的悖论在于,一方面要求创新成果需已有样板工程,另一方面却没有市场首用机会。”他建议,政府需要鼓励首用,特别是在许多重大公共基础建设项目上要给予本省企业机会。若必须引进国外或者省外的企业或技术,就应要求国外或省外企业联系一家本省企业作为合作联合体参与建设,“这样既可以让本省企业增加经验和资质,又能培养本地人才”。

推动创业创新一靠技术,二靠资金。但与会委员和企业家代表表示,目前资助项目多以拨款为主,但拨款资金毕竟有限,且门槛较高,往往集中在“重大”“专项”等项目,难以顾及一般项目。对此,委员们建议以贷款、基金、保险等方式来保障科研投入。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键说得更具体:“大部分的项目用贷款的形式,确定任务,考核的经济指标以税收为准,社会指标以环保、就业率等为准,成功了便可将贷款转为拨款。同时建立退出机制,指标完不成就退出。”

政策支持力度够吗

福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战略制定、人才引进、税收、土地出让等方面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一些政策措施仍显力度不够,没有完全契合到企业经营中的关键问题。政策以撒胡椒面的方式顾及所有企业,收效不大。”胡钢指出问题所在。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保险公司副总裁陈明平希望相关产业创新政策能更加聚焦,结合福建优势产业情况予以支持,不要一哄而上。

不仅如此,还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有效目标群体上,重新审视产业园区,做好创新重点扶持。目前各地建园积极,后续支持松弛,致使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差,无法实现产业聚集。省政协委员杜民为此建议要加大专业化园区的培育,“抓龙头,做链条,建集群。龙头不大,链条不长,集群无法形成”。胡钢建议重新梳理产业园区现有政策,重点建设几个高新科技园区,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龙头企业,即使需加大优惠措施也要请入园,发挥其筑巢引凤的作用;对于已在园区内的非产业方向或已经衰败的企业要想办法让其腾笼换鸟,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创新升级。

企业创新的主体是年轻人,但现在大学毕业生很多不愿意去小微企业以及一些地处比较偏远的高新技术园区。对此,省政协委员林立提出借鉴深圳、厦门的做法,只要大学生毕业到当地的企业就业并签署合同,政府就给予补贴。企业的创新不是靠某个人,而是需要一群人,要想留下人才,政府配套机制来解决这些人的子女教育、住房等生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产学研瓶颈如何解

现有科技创新的扶持倾向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但企业对高校的研发能力不信任,而高校也鲜有科研成果问世。高校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唯论文论,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并不重视,以项目名义给的研究经费效果甚微。“与其这样,还不如以普惠性的方式支持,鼓励企业普遍设立研发准备金,对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郑兰荪建议。

省政协委员吴小颖则建议去“论文化”,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情况这两项指标纳入高校班子的绩效考评,引导高校主动抓科研创新,同时政府对高校产业关联性强的一些学科在引进人才培养上予以扶持。在学校经费的拨款增量上改进,对与产业关联性比较高的理科、工科增加拨款,促进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不容忽视。省政协委员郭恒明建议建立新型协同融合创新共享的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全社会共同推动创新。郑兰荪建议,要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开办研发公司,既能推动他们开展应用性、原创性较强的研究,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又能继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保证知识的更新,并允许在读研究生作为主体进入研发公司,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拓宽就业、创业的渠道,学校的权益则可通过一定的股份或专利的转让等方式来体现。福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必链委员也提醒,相关政策既要细化,更要有连续稳定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