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记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研究所党支部

2016-06-10 06:40: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因陋就简成大事一菌一草总关情

——记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研究所党支部

东南网6月10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郑璜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发改委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头衔,见证了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研究所跨越发展的足迹;“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福建省援外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些荣誉,都属于菌草研究所党支部。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省属高校的研究所,在党支部带领下取得如此喜人成绩?

“只有依托事业发展,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的目标才不会偏、基础才更牢固、优势才更明显。”在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研究员的带领下,菌草研究所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工作融入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中,奏出高校党支部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强音。

漳平市溪南镇金菊村地处大山深处,曾是有名的贫困村。8年前,村民陈振忠在这里搞“荒山养羊”,结果羊吃不饱,全跑了,本想脱贫致富,却连本也保不住。

他外出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三粒巨菌草草种,就尝试起“种草养羊”。没几年,三棵草变成漫山遍野的菌草坡,20多头羊变成400多头,一年卖羊都能收入几十万元。他说,三棵草让他富起来了,这是托了林教授的福。

1983年,为让群众既能种香菇脱贫,又不必耗费大量林木,林占熺开始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香菇。经历无数挫折和失败后,他终于在1986年获得成功。随后几年里,他跑遍福建每个山区县,把技术无偿传授给菇农。这项研究应用,开启崭新的菌草领域,也创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1995年,他获国家“扶贫状元”称号。

伴随菌草研究所党支部的成立,菌草研究应用和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秉持这样的信念,1997年以来,菌草研究所党支部以菌草技术被福建省列入闽宁对口帮扶项目、智力援疆项目、对口支援重庆万州区项目、科技援藏等为契机,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结对服务“三农”,投身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通过向西部地区派驻技术人员和建设示范推广基地等方式,菌草技术推广到全国31个省 (区、市)469个县 (市),取得扶贫攻坚丰硕成果。

尽管已收获成功,菌草研究所党支部没有止步。在林占熺带领下,菌草研究所党支部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刻苦攻关,不断拓展菌草技术应用推广的新领域,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生态能源与新材料开发,都取得丰硕成果,形成独具特色的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草业、菌业、饲养业三业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新模式。

为子孙后代守护绿水青山。近年来,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先后在青海、四川、甘肃等黄河流域沿岸各省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沙固沙、改良盐碱地、治理砒砂岩等多类型试验示范,取得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开辟出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的黄河生态治理新途径。2015年,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已批准设立“菌草工程技术保护黄河流域专项基金”,菌草生态治理已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列为黄河全流域推广项目。

坚持把服务国家整体外交作为最高使命,1997年开始,菌草研究所承担一系列菌草援外与合作项目,着力为坚持国家“一带一路”外交战略作贡献。

援外项目所在地往往经济落后,环境艰苦,有的甚至没通水通电,连饮用水都要肩扛手提。林占熺不仅以身作则奔赴异国他乡,也把党员和年轻人派往艰苦的第一线,让他们锻炼成长。

目前,菌草研究所已在国内外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146期,培训101个国家的5538名技术人员,先后承担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援助斐济菌草项目等任务,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莱索托等8个国家实施了援外和技术合作项目,建立菌草技术示范培训基地,有力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合作。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菌草技术,不仅极大改善当地民众生活,更带去中国的诚意和智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