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频道首页>民生> 正文

福建从造福工程到精准扶贫:摆脱贫困 共享发展

2016-05-25 07:11:15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晨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5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薛希惠)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理念科学,实践才能行稳致远。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开发事业。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富有创见的理念,大力倡导造福工程。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跨越20多年扶贫征程,不变的是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奋进的为民情怀;变的是推陈出新的时代创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补上扶贫精准度欠缺的短板。

既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走出一条扶贫新路子。

心系扶贫,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1988年6月上任宁德地委书记后,习近平调研了闽东九个县和毗邻的温州、苍南等地,3个月后写下调查报告《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并提出“弱鸟先飞”的辩证法。1990年3月,他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从1988年9月到1990年5月,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发展这一主题,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谋划深远的理念和观点。扶贫既要改革创新的勇气,也要锲而不舍的实干作风,一个扶贫的科学思想体系日渐清晰。

1988年底,闽东全区脱贫率已达87.3%。对“山高坡陡石头多,居住分散村庄多,基础薄弱灾害多”的闽东地区来说,身处恶劣环境中的群众几乎找不到脱贫的办法,闽东尝试对一些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迁出的群众较快脱贫。

199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闽东做法,实施大规模的造福工程。时任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经常深入调查,指导协调,甚至实地查看搬迁工作。

1997年5月,习近平亲力亲为,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向省委写了《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省委、省政府提出从1998年开始,花3年时间解决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问题。

1998年12月,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召开。习近平指出,彻底解决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问题,把它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我省造福工程稳步推进。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加快实施“造福工程”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拓展造福工程内涵,惠及更多群众。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