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就如何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建言献策
2016-01-15 09:25: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东南网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谢贤伟)“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开放开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找到一条符合我省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佳出路,才能提升我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纷纷就如何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福州榕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灿表示,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要推动改革开放向深水区迈进。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工作机制,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性龙头企业对接,继续引进高端大项目;同时,扶持一批“高精特专”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特别是要着力引进一批能够补齐短板的项目,以及加快发展健康、养老等一批符合消费新需求的高水平现代服务业,加快福建产业结构调整。 省人大代表、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林说,她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创新运用境外资本降低我省企业融资成本。她建议,在自贸试验区内探索设立跨境股权投资基金,打通境外资金合规入境渠道,引进欧美等地的外资企业和股权基金,促进福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推动跨境人民币贷款融资,采用“境内审批、境外放款”的模式,引入欧美、台港澳等地低成本人民币资金贷款给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联合自贸试验区内的大型金融机构,以银团贷款的形式引入境外资金,帮助企业从境外获取低价资金,拓宽自贸试验区企业的融资渠道。 “构建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推进产能和装备制造国际合作。”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这句话,道出了省人大代表、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静波的心声。 谢静波说,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让“made in china”的鞋服产品走向世界,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制造巨头产业链的重新布局,我们也需要将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线布局到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东南亚“海丝”沿线国家。福建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给本土企业“走出去”带来更多机遇,要紧紧抓住。她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有共同需求的同类企业在合适的投资地设立产业园区,让企业在“走出去”的长路上能够“抱团取暖”。 “要克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就要让中国文化在海外获得更多的认同。”省人大代表、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张锦川说,闽南文化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基础,那里的艺术家们甚至用更加现代的表现形式,让歌仔戏、南音等闽南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新的生命。我省可以加强与这些地方的文化交流,共同打造传播中国文化的优质文化产品。 省人大代表、厦门国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雯和福州市侨联主席蓝桂兰建议,有关部门可以经常开展夏令营、体育邀请赛等年轻人喜爱的文体交流活动,让新生代华人、华侨有更多的机会回到中国、了解中国,进一步汇集侨心、发挥侨力。 |
相关阅读:
- [ 01-14]国际油价盘中再破30美元 俄罗斯计划削减财政开支
- [ 01-14]政府削减公共开支 英国博物馆运营前景堪忧
- [ 01-14]“猎狐2015”行动泉州抓获境外经济嫌犯15名 居全省第一
- [ 01-14]中国深刻影响全球经济
- [ 01-14]中国深刻影响全球经济
- [ 01-14]奥巴马: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重大问题不由中俄领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