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代会(右一)在李沂村
1.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行财处副调研员、驻明溪县夏坊乡李沂村第一书记黄代会:
村里来了位好干部
2014年4月10日,上级组织安排黄代会派驻明溪县夏坊乡李沂村担任第一书记。任职一年多来,他始终为村里的发展谋划思路、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村里的经济社会事业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都说省侨办派来了一位好干部。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走访,黄代会认为,李沂村最需要的是发展。2014年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争取资金,完成了道路沿线村民的房屋改造、村庄整治工作;修建改造休闲公园、文化长廊等工程建设、修建进村道路,改变了李沂村“入夜一片黑、村民怕出门、雨天出门一脚泥”的状况。
东南广播电视维护中心天线队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东南广播电视维护中心天线队:
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东南广播电视维护中心负责维护的电台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山区,条件艰苦,气候恶劣。发射天线都是高高矗立在野外,天线队全体人员常常要战低温、抢雨天、顶烈日、斗酷暑,每年累计外出施工时间都长达200多天,施工有时住临时简易工棚,要克服人员少、工期紧、劳动强度大、天气恶劣等不利因素影响。
这几年,天线队的技术创新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经过多年的磨炼,天线队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及时出动抢修队伍,以最快速度抵达电台,用最短时间完成抢修工作,为确保电台恢复安全播出,确保电台安全传输、发射做出突出贡献。
在东坂畲族村驻村的林日辉
3.省政府办公厅效能综合处副处长林日辉:
真情永驻畲族村
2014年4月,林日辉受省纪委指派,驻村挂职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东坂畲族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东坂畲族村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在驻村任职期间,林日辉和村两委共同努力,引导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动村级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该村全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被列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被国家七部局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林日辉要离开东坂村那天,天空下着小雨,全村干部群众都依依不舍,早早地来到村部,一个个眼里含着泪水,声音哽咽,与他相拥话别。
协会开展便民服务
4.省巾帼志愿者协会:
招募25万志愿者开展便民服务
省巾帼志愿者协会坚持以“立足基层、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持续发展”为指针,以城乡社区为阵地,以服务广大群众、家庭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团结凝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妇女群众,在资助贫困就学、募集贫困母亲大病救助资金、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创建平安家庭、清洁家园、抗洪救灾、服务大型赛事会议等重大任务、重大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目前,协会已在全省9个设区市成立分会,设立了19个服务站,组建了家政服务、社区助老、家庭教育、心理抚慰、法律帮助、医疗护理等巾帼志愿服务队伍6000支,招募志愿者近25万人,开展各类便民为民服务5万余场,提供服务100多万人次。
王海山在基层10年
5.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王海山:
80后优秀干部的敬业典范
2008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王海山先进事迹时,喻其为“真正践行了‘确保安全、主动作为、展示形象’的可贵精神”。这是王海山第一次为大家所认识。
作为一名在基层磨砺了10年的80后青年干部,他满腔热情,把雷锋精神变成习惯,融入生活与工作之中。2012年9月的一次连续加班中,过于疲劳的王海山不慎滑倒造成腿骨折,却因工作繁忙,未及时手术,落下一瘸一拐的后遗症。
正是有像王海山这样的安监干部带动并影响,全省安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安全监管监察事业,有效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各项指标连续八年较大幅度下降。
始终奋战在一线的邓艳琴
6.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邓艳琴:
主动请缨奔赴疫情前线
邓艳琴长期从事高致病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涉及多种疾病和病原体,如SARS、鼠疫、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在我省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顾个人被感染风险,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埃博拉出血热作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直是邓艳琴重点关注的传染病之一。2014年底,邓艳琴主动请缨,作为中国援塞内加尔防控埃博拉出血热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前往塞内加尔开展埃博拉防控公共卫生培训工作,并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援非期间,她带领全体成员深入塞内加尔8个大区,组织11场培训,培训塞方基层一线医务人员574人,覆盖了塞国76个卫生区划中的58个,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塞方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赏。
“春蕾”女童与高君芷拥抱
7.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离休干部高君芷:
20多年资助300多名儿童重返校园
高君芷,现已95岁高龄的她身居斗室,却心怀天下。1991年起至2001年,她每年以每人400元的金额资助2-3名失学女童,之后几年,多次将个人离休金、稿费等上万元捐赠给“春蕾计划”。20多年,高老靠着微薄的离休金生活,省吃俭用,却捐出了20余万元,资助了300多名儿童重返校园,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不仅如此,她还关心国家大事,热心公益事业,尽己所能支援灾区。
2012年下半年,92岁的高老因心脏衰竭而长期住院,病中仍念念不忘失学孩子。在她的感召和带动下,国网福建管培中心全体员工于2012年12月自发成立了“高君芷助学基金会”。三年来基金会共计募集善款7万余元,资助了27名宁化县失学儿童和4名贫困大学生。
高建辉为老人找回久违的笑容
8.省榕城监狱科员高建辉:
践行诺言悉心照顾孤寡老人
高建辉是榕城监狱的一名监狱民警。为了践行无意中许下的一句诺言,他八年如一日,在工作之余照顾一位孤寡老人,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给了公益事业。
2006年10月的一次志愿者入户探访活动中,高建辉结识了家住福州仓山区的残疾孤寡老人谢阿姨,并与其结对子,一对一帮扶。谢阿姨60多岁,早年丧子、离异,孤苦伶仃、疾病缠身,靠社区的低保过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多次寻求自杀以解脱痛苦。为了让谢阿姨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高建辉许下承诺:“我把您当作第二个妈妈,一定好好照顾您。”
此后,他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带着牛奶、面包等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到谢阿姨家陪其聊聊天、说说话、做做家务,力所能及地解决老人的困难。他的到来给老人孤独寂寞的生活带来了温馨和慰藉,久违的笑容也渐渐地回到老人的脸上。正因为高建辉八年如一日像亲生儿子般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谢阿姨,一次又一次地把她从“鬼门关”拽了回来,帮助谢阿姨化险为夷,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乐趣。
陈建鹏为陈廷书老人读报
9.省直属机关离休干部休养所主任科员陈建鹏:
老干部眼里的“好儿子”
自从2008年部队转业到干休所,陈建鹏一直为离休老干部提供必要而及时的服务,操持着关乎老同志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他既是老干部们的好工匠,又是老干部们的好医护,还是老干部们的知心热线。时间长了,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陈建鹏成了老干部眼里分忧解难的“好儿子”。
老干部大多生活条件比较好,但始终保持着生活节俭的习惯,家里的许多东西坏了,不是立马换新的,而是想找人把它修好,这不免时常麻烦到陈建鹏,陈建鹏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名工匠。在这7年的时间里,他为老干部维修的东西,小到遥控器,大到洗衣机,已近千件。陈建鹏还自学了如何使用血压计,上门为老干部量血压;每周都要骑着自行车到医院帮老干部开方取药,每次他都要仔细核对药品名称、数量,并亲手将药品送到老干部家里并交代清楚。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干部工作者,只要我在这岗位上一天,我就会一如既往地服务好老干部,当老干部们的‘好儿子’!”陈建鹏如是说。
陈书康(左)被称为“正义哥”
10.福州监狱科员陈书康:
“正义哥”路见不平一声吼
陈书康是福州监狱一名普通的80后民警,年轻的他满腔热血,路见不平一声吼,迸发出侠义之心、英雄之气,面对危急,他一次次挺身而出,用奉献弘扬着时代楷模精神。
2013年10月11日上午,刚值完夜班回家的陈书康在路过家附近的菜市场时,发现一名一米八几、身材魁梧的男子鬼鬼祟祟地跟在一老太太后面,跟了几十米后,男子拿出一把长长的镊子伸向老婆婆的挎包准备行窃。见此,陈书康甩开手中的电动车,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招“拉肘别臂”抓住男子,并将其钳住。为了脱逃,男子拼命挣扎,陈书康没等男子回过神来,便大声吼道:“干吗!别动!”面对强大的气势,男子放弃了反抗并被制服。现场群众立即报警,警察很快来到,陈书康协同将男子扭送派出所,现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陈书康的事迹在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间广为流传。大家亲切地叫他“正义哥”时,他却淡然一笑,继续着他的“平凡行动”。他时刻牢记自己人民警察的身份,让人敬佩,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