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来福建共派出7批300名援藏干部 投入资金19.34亿元
2015-08-29 09:41: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孙靖 |
分享到:
|
培育产业 发展动力更强劲 “南伊沟开发成景区以后,我们一家人都吃上了旅游饭。”1984年出生在米林县南伊沟的珞巴族人达宝,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当过伐木工、司机。 达宝的人生转机出现在2009年。随着旅游产业逐渐热络,他进入管理南伊沟景区的旅游公司,最骄傲的事就是把当地的珞巴族文化与游客分享,现在每月收入有6500元,一家人生活富足而又快乐。 米林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援藏队把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作为发展方向。援藏干部、米林县委书记许永良告诉记者:“旅游业带动性强。吃住行游购,每个环节都争取让农牧民参与进来,让旅游业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4年,米林县接待游客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19.3%。而在2006年,该县旅游人数不到2万人次、旅游收入不到120万元,对县财政贡献为零。 20多年来,福建坚持科学援藏,在帮林芝地区打基础的同时,把援建工作重点逐步向“造血”转移,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撑林芝地区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同时发展生态旅游、高原农牧、水电能源、藏医藏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林芝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 围绕这个目标,一批又一批相关项目开始实施: 集中力量对八一镇原来脏乱差最严重的片区进行旧城改造,先后新建“工布印象”一期、二期商业街区,营造了一条条商业步行街和沿河休闲带,以一片片藏式庭院式商业楼集聚了商流、物流、人流,成为八一镇最繁华、最具民族特色的商业片区; 重点实施了旅游产业“十个一”工程,即做大一县(农场)一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一个旅游商业服务中心——工布映象二期改造建设;创办一批特色家庭旅馆,增加农牧民收入;开发一个生态旅游景区——比日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藏东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培训一支旅游骨干队伍,提升林芝酒店管理和导游队伍水平;打造一台特色晚会——林芝地区民族特色歌舞晚会;开拓一个游客市场——闽台游客市场,发挥闽台交流的优势,吸引闽台游客进藏旅游;开通一条直飞航线——厦门(福州)至林芝的航线;拍摄一部林芝旅游风光宣传片。 在文化、旅游业带动下,林芝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轻工业等经济指标都实现两位数增长。 米林农场是西藏4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长期实行大锅饭体制,上世纪90年代转轨后开始亏损,员工生活困苦。援藏干部的到来,带来资金和技术,也带来新的经营理念。 为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农场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2012年起,职工扎西凭借多年学习的种植管理技术,向农场承包70个葡萄种植大棚。如今,他每年有近20万元的收入。 第六、七批援藏干部,米林农场党委书记肖华鑫高兴地说,农场于2013年首次实现扭亏增盈,目前,农场打造以观光休闲、水果采摘等为一体的高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
相关阅读:
- [ 08-18]福清市唯一的援藏老师陈文锦:倾力倾智不虚此行
- [ 07-20]西藏米林县献上“药洲”传统文化表演答谢援藏干部
- [ 07-17]江苏省援藏干部李向:身体力行服务“第二故乡”
- [ 01-02]第七批援藏干部到基层送温暖小记
- [ 12-29]泉州对口援藏派出干部逾40名 落实资金超1.5亿元
- [ 12-02]福建省领导会见西藏林芝地区党政代表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