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 代表委员怎么看
2015-03-15 08:53: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
网络消费 代表委员怎么看 东南网3月15日讯 (本网记者 刘丽慧 整理) 网购规模不断扩大,面对种种质量问题和品牌问题,你也许会选择旗舰店购物,可是抽检结果却显示,官网并非质量“保险库”;那找朋友代购肯定没问题,但朋友圈真的“够朋友”?你也许只是随意发出一条信息,殊不知,从此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不断;好吧,你拔了网线……可是,问题真的就解决了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网络购物的建言建议引发各界关注。 呼吁推行“电商平台首问负责” 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在提案中直指网购屏蔽假冒伪劣商品,呼吁在行业内推行“电商平台首问负责”机制。 张近东表示,建立“平台首问负责”,就是要明确电商平台企业是网络交易的主体之一,从而在制度层面促进网络购物平台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防范假冒伪劣,通过系统干预屏蔽、快速杜绝网络不法经营行为。当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时,电商平台必须先行赔付,事后再去追溯商户的责任。而且电商平台应当保全交易数据证据,不能以平台模式不参与商品销售而推卸责任。张近东认为,平台企业要建立起前置约束机制,在过程中杜绝假冒露出。
“应建立专门的投诉跟踪平台” “网上社会也是网下社会的映射,网下社会的假冒伪劣在网上也有,但因为网络的无属地属性,消费者投诉维权更难。”全国政协委员周成建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对电商中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质量监管机构定时对假冒伪劣商品及其所在商户平台采取公示,针对电商消费者建立专门的投诉跟踪平台,消费者可以实时查询、根据自己的投诉;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和扶持新型品质电商,鼓励社会资本对其进行投资,鼓励其在境内上市融资等。 “应立法保护网民个人信息” 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表示,我国已有近5亿手机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每天发送200亿条信息,侵害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65.5%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过去一年中国网民在网上的损失接近1500亿元。非法获取和买卖个人信息已经严重威胁公民财产安全乃至社会秩序,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杨元庆委员建议,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个人信息权作为具体人格权加以保护。加强信息安全行业监管,从技术层面实施防范,建立涉及信息安全事务的部门协调联席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的行政执法力度,不留监管真空。 “该治治骚扰电话了”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是时候花大力气整治骚扰电话这一社会公害了。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2014骚扰电话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骚扰电话数高达270亿通以上,其中涉嫌诈骗类骚扰电话达到26.3%。骚扰电话如此猖獗,为何治不住?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骚扰电话太分散,想要迅速准确地查找到电话源头,绝非易事。另一方面,现在的骚扰电话隐蔽性强。借助互联网平台,骚扰电话甚至可以随意改号,这为许多屏蔽软件和系统,带来了不小的技术难题。 对此,很多代表、委员表示,运营商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号码管理的能力,让普通用户易得、易用的防骚扰电话软件,成为电信“标配”服务。 |
相关阅读:
- [03-15] 网络消费 代表委员怎么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