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城建 > 正文

福建的地铁时代,迎面而来

2014-12-05 08:10: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地铁划出城市生活新轨迹

东南网12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实习生 纪玉屏)

两座城市 一种期盼

厦门。11月17日7时,周一清晨。

“新厦门人”刘硕顺手拿上一包牛奶,急匆匆地跑出门挤公交。8时30分上班,刘硕要给自己预留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得把堵车时间算进去。家住集美区杏锦路附近,在思明区文灶上班,周一到周五,刘硕每天如此往返岛内外。

去年底,厦门地铁1号线各站点陆续开始围挡施工。每每在拥挤的公交车厢内,看着沿路工地,刘硕都很期待:“1号线串起了家和单位,通车后,就能多睡半个多钟头了。”

刘硕来自东北,大学毕业后来厦从事设计工作,并在这里成了家。岛内房价太高,三年前,小两口选择在集美购房。原计划过两年攒钱买车,但1号线的开建让他们放弃了此念头。“有地铁了,何必再养辆车?”刘硕说。

福州。11月21日18时,周五傍晚。

在福建师范大学教师莫莉看来,又一场“堵城风云”即将上演。莫莉上班的地点在闽侯上街大学城,家住晋安区远洋路。坐上321路,从大学城总站,到家门口的远洋站,得停站30多次。因为上下班不便利,莫莉和同在大学城任教的丈夫在学校附近也购了房,不过交房还得等几年。

福州地铁2号线日前开建,让她很兴奋。“以后,不但回家方便快捷很多,平时得闲到城区喝杯咖啡也能说走就走。”至于学校附近的房子,也没白买。“有了地铁,上街片区商业和配套就会很快做起来,就当一次成功的投资吧。”

刘硕和莫莉,身处两座城市,对地铁却有着共同的期盼。

治堵疏压 应时而建

因城区被闽江、乌龙江、铁路、高速公路等分割,长期以来,“东西不通、南北不畅、越江不便”成为福州的交通症结。据测算,福州城市核心区主要道路高峰期最大流量车速仅为13-15公里/小时,平均停车延误占总行程时间超过20%。

福州城中心区的压力也不小,数据显示,在不足城区总面积1/4的区域里,挤了超过50%的人。

厦门,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截至去年底,厦门市常住人口突破373万人,其中,岛内195.9万人。占全市面积不到10%的厦门岛,人口占比超过50%,机动车数量破110万大关,岛内交通状况“压力山大”。

为疏解中心城区车辆、人口压力,福州市多年前就提出“东扩南进”的口号,力争将城市空间布局从目前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而厦门市也正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启动四个岛外新城建设。

“岛外人口吸附能力不强,是岛外新城建设中须破解的难题。”厦门市委党校一位专家坦言,能不能增强岛外人口的吸附力,关系“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成败。

而地铁,被视为突破口。“由于地铁能有效引导人口向周边分流,扩大人们的城市生活圈,因此,沿着地铁站周边配置资源,是地铁出现以后城市规划和格局重新设计的必然。”福州城市地铁有限公司资源开发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捷表示,福州、厦门的发展,需要地铁牵引助推。

地铁时代 重构商圈

地铁不只是交通工具,它将为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内部结构的升级提供动力。

自2011年福州地铁1号线东街口段建设启动,曾经“300米路段就有300旺铺”的东街口人气一落千丈,但业内人士更愿将此理解为这一商圈重生前的“冬眠期”。而激活它的,就是地铁。

据悉,存在12年多的大洋百货或将在年底迎来首次大面积升级,针对都市年轻一族提升档次,扩大餐饮、停车等设施;另一老牌东百也在酝酿扩大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配套,引进更多一线大牌,毗邻南街的东百B楼将在近期重建,规划建设地下三层,负二层将与东街口地铁出入口直接连通……

“从其他城市的经验看,地铁站不是纯粹的供乘客出入的交通站,而成了满足乘客各种需要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陈捷表示,未来东街口站四个出入口,都将与商业设施对接,分别是光荣剧场、东百、东方百货和聚春园,“由此串起来的地上地下空间,将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市民体验”。

在福州,在厦门,不少地产商看好地铁站聚集的人流,纷纷开始布点“地铁上盖物业”(与地铁车站相连或车站周边50-100米范围内的物业项目)这一新业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地铁商圈业态更偏向于便利性,属于快速消费型商圈,因此开发商和商家须更透彻地进行市场研究,精准定位。

看来,地铁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还有商业模式。迎接“地铁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