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 赖全平) 黄晁,47岁,宁化县环卫站一名普通工人。他壮实帅气,戴着一副眼镜,拉着板车,22年如一日,穿梭在街头巷尾收集垃圾,曾获“三明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称号。 1992年,宁化县环卫站招收工人,在县建筑公司当学徒的黄晁毅然报名,成为当时站里最年轻的工人。 上班第一天,当师傅把大扫把交到手里时,黄晁才发现扫大街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连最起码的捆扎大扫把都不会,更何况还要独立负责城区主街道中山路的清扫和保洁。 “虽然有心理准备,当见到朋友和同学时,总感觉不自然。”黄晁回忆说,有一次他拉着垃圾车,满大街地扫垃圾,远远看到同学走过来,就赶紧把工具一扔,找个地方躲了起来。 开始时,因业务不熟,当别人6点准时收工时,黄晁却连一半的任务都没完成,心理压力非常大。家人知道后,都劝他别做了,但他不为所动。为了准时完成任务,黄晁每天凌晨2点半上班,足足比别人早一个半小时。黄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茶余饭后苦练大扫把捆扎和清扫技能,双手常被竹片划得伤痕累累。一个月后,黄晁练就了一套清扫技能,也能和别人一样按时完成任务。 宁化城区不断扩建,常有满载砂石泥土的运输车辆穿梭于大街,难免撒下些泥土、砂石。每当这时,黄晁总是第一个拿起扫把走上前清理干净。为保证地面清洁,他经常自愿延长工作时间,把马路清扫得干净整洁。 2001年,宁化环卫站清理化粪池、疏通下水道等岗位缺人,别人都不愿报名,黄晁却报名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事情无论大小,总得有人去做,粪总得有人去掏。”黄晁坦言,清理化粪池,疏通下水道,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累些苦些并不怕,但得忍受恶臭,回家连饭都吃不下,有时还要遭人冷眼。 2002年秋天,宁化曹坊中心小学化粪池多年未曾清理过,粪水已溢到路面。由于淤泥太厚,铁锹根本挖不动,黄晁穿起连体雨裤,竟跳进臭气熏天的粪池里,实行近距离作业,一锹一锹地将淤泥铲到地面上。经过2个多小时辛苦作业,黄晁终于将化粪池里的淤泥清除干净。 黄晁给自己定下了“三不走、四一样”的工作标准,即任务不完成不走,路面未清扫干净不走,下班时间未到不走;早晚大扫与白天清扫保洁工作要求一样,雨天与晴天的清扫保洁工作要求一样,领导在与不在的工作一样,有人检查与无人检查的清扫质量保证一个样。 2007年,由于清扫保洁等岗位实行市场化运行,宁化环卫站要将部分人员调整到公厕管理、收费和垃圾装车等岗位,城区西片垃圾量最大的21个垃圾点的垃圾装运保洁无人报名,黄晁主动请缨。他负责的那一片,有农贸市场、学校、大街,人多,垃圾得马上收运,收运到压缩中转站。有一次装车时,玻璃刺穿鞋底,划破了黄晁的脚,下班回家稍作简单的包扎后,他继续进行垃圾点的巡回保洁。由于细菌多,黄晁脚上的伤口很快被感染,又红又肿,伤口腐裂长8厘米,缝了6针,但他仍继续上岗。 “一袋袋生活垃圾,一只只燃尽的煤球,一堆堆小山似的垃圾,在自己一扫一铲下,变干净了,感觉从事环卫工作蛮有成就感的,哪闲得住?”望着干净整洁的路面,黄晁更加坚定了当好环卫工的信心。 |
相关阅读:
- [ 08-04]平潭30位环卫工维护12万多平方米海渔广场
- [ 07-28]福州:中年妇女多次推倒垃圾桶 被环卫工逮个正着
- [ 07-24]环卫工暴风雨中坚守一线: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风雨天也不能停
- [ 07-23]6000名环卫工人领取高温津贴 每人每个月200元
- [ 05-23]福州螺洲大桥上环卫工保洁遭横祸 被货车撞飞(图)
- [ 05-15]福州仓山一家咖啡屋 请环卫工免费进店歇脚休息
- [ 04-28]闽侯侯官路运沙车扰民撒漏 居民投诉环卫工叫苦
- [ 04-23]福州:环卫大爷捡到钱包 连续2天挨个问人找失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