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社会民生 > 正文

大山深处的致富领路人:陈其伟

2014-07-02 00:05:25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黄田村现貌

整治后的黄田溪(中共泉港区委宣传部报道组 提供)

东南网7月1日报道(本网记者 颜财斌)“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泉州市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基层干部标兵”、“泉州市服务‘三农’工作先进工作者”……提起泉州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的村支部书记陈其伟,黄田村村民有说不完的称赞与感激。他在担任村支书的26年里,带头修筑硬化山路47.1公里,让全村11个自然村都通上了水泥路;带领村民植树护绿上万亩,坚守家乡10平方公里青山绿水。也正是他,带领村民甩掉了多年的“贫困帽”,人均纯收入由25年前的120元跃升到11000元,由原来的“空壳村”到现在实现年均收入49.2万元。

开路 让大山深处与外界相连

挑着担子到镇上做生意步行单程需要4小时,下雨天出门要踩着高过脚踝的泥巴,更有许多村民到终老都没有出过这个村子……作为村支书的陈其伟深知没有公路的苦,“要想富先修路”也成为了他当上书记后的头等大事。

“村子如何发展,怎么发展,会发展成什么样,关键就是靠领头人。”回忆起早年的生活,用现年73岁的黄田村老人协会会长陈章英话说就是“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回忆道,1975年村里买了一部大型拖拉机,因为刚高中毕业的陈其伟懂知识,踏实能吃苦,被选为拖拉机手。那时起,有村民遇到突发疾病,谁家妇女要生孩子,就要陈其伟帮忙。热心肠的他从没有推托过,心甘情愿的为村民当“司机”。1987年12月,陈其伟任村支书。那时的黄田村依旧是荒凉破落,羊肠小道、破旧鹅卵石房,水、电、路、电视、电话,样样不通。

陈章英告诉记者,1987年至1997年,陈其伟带领村民整修了大垄至黄田、黄田至笔架林场,黄田至溪坪、溪坪至蔡田的20多公里山路;1991年,高压线路架到黄田,黄田人用上电;1995年,小学教学楼落成,老师学生们告别了摇摇欲坠的“土结房”。陈章英感慨地说:“尤其是2公里的朝阳公路通车,可以说打通了黄田村对外通道,村民们的眼界也宽了”。

说起开山修路,陈其伟的搭档、时任村主任的陈伟聪说,他这几年和陈其伟跑了无数个部门,在上级支持下获得建设资金,2001年,朝阳公路樟脚至黄田段8公里多的山路修起来了。黄田村11个自然村,至今年每个村都通了水泥路,总里程达47公里之多。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在为‘修路’忙着。”陈伟聪回忆起最后一天与陈其伟共事的情形。“早上7点多,两人就去查看村道裁弯取直工地,然后赶到泉港、惠安两地相关部门申请‘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午在惠安街上吃了一碗稀饭后,就在车里休息;下午又赶回村村道裁弯取直工地安排施工任务;傍晚翻山越岭赶到仙游县园庄,协商两地道路扩建连接的事,奔波了一天;晚上7点多回到村里,他又回村部值班写材料。直到晚上10点多,老书记突然从村部打来电话说人很难受,想上医院。”陈伟聪含泪地说,那时我驱车直奔村部,同时也拨打了120,然而在送医院的路上,他再也没有醒过来,“我们原来约好第二天到省里,找有关部门汇报黄田溪整治项目,那天晚上他就是在整理这些汇报材料。”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就在记者回访黄田村的前几天,老书记挂念的那条通往仙游的道路水泥浇灌全线完工,黄田村又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被打通。同样就在前几天,黄田村溪坪到笔架林场厝斗工区的水泥道路通车,这标志着黄田村最后一个村落也开通了水泥路。“老书记过逝的那一天,就是在为这两条道路的事情奔波,并到现场监督工程质量。”陈章英告诉记者,按照老书记的规划,下一步将打通黄田村到洛江马甲的新快速通道,让村民可以到泉州市区做生意,到时候,进城的时间将比现在缩短1个小时。

在黄田村村部的“黄田之路”展览馆内,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和一组数据。26年来,陈其伟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开山辟路、艰苦创业,从建设2座水电站、修筑朝阳公路、11个村组总长47.1公里的道路硬化、2.5公里村主干道亮化绿化美化、建设新村部新校舍、建设“农家书屋”、篮球场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到发展万亩林果基地、万头猪牛羊养殖基地、千箱蜂蜜养殖基地及鲟鱼养殖基地,再到兴办矿泉水厂、大雾山茶厂、引进6家服装包袋加工厂、解决群众劳动就业600多人等,黄田村由2002年的“市级重点帮扶村”成长为2007年的“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文明村”,黄田村党支部先后两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年前的120元跃升到1.1万元;村集体依托股份合作、山林开发、资产租赁盘活等,由原来的“空壳村”实现年均收入49.2万元。

“如果没有修建这些通往外界到道路,黄田村也不会有如此骄人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更要归功于陈老书记的日夜辛劳。”陈章英含着泪表示,老书记在任的时候黄田村一年一个样、一年一跨步,假如老书记没有过世,肯定还会带着黄田村继续开拓致富。

陈其伟在为珍珠鸡喂食(中共泉港区委宣传部报道组 提供)

黄田村今昔村道对比(中共泉港区委宣传部报道组 提供)

    种林 要给子孙留下青山绿水

“任何人不得砍伐山林。发展经济,更要保护青山绿水。”这是黄田村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也是陈其伟和村民提过次数最多的话之一。

早年黄田村1.8万亩的山头林木稀少,被村民称之为“臭头山”。2003年的一天,陈其伟找到了在家养病的村民吴炳辉说:“老吴,你种过经济林,干脆当护林员,动员大家种树,把我们的‘臭头山’变成绿山。”在随后的三四年里,陈其伟多次到村民家走访,推广绿化。很快,九垵山600亩山地种上经济林。三四年间,黄田村1万多亩山地也种上了绿树,“臭头山”披上了绿衣裳。

路通了,黄田村的资源成为外地客商眼中的宝,多名投资商先后瞄准了山中的高岭土,前来联系合作开挖。“面对客商的主动联系,面对开采后每年收入几百万的诱惑,陈老书记毅然决然地一一回绝。”黄田村村主任的陈伟聪告诉记者,老书记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拒绝一时经济效应;一边寻找更为合适的富村之道。“他告诉村民,挖矿会破坏农田、污染溪流,影响生态环境,我们如果把子孙后代的山林卖了,不就成了罪人?而对于投资商,他表示,你来投资,我们欢迎;你来开采资源,对不起,我们不欢迎。”陈伟聪回忆道,老书记不仅不让毁林,还发动大家种起更多林木,发动村民房前屋后种树,并在村内建起了珍稀苗木种植基地,计划在几年的时间内,把破坏水土厉害的速生林全部更换成樟树、桂花、红豆杉等树种,把绿色长久地留给子孙,同时也做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

有山无石好种草、有树无林好种果。长期被认为制约黄田村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实现将“9800亩荒山变成群众发家的财富”的致富蓝图,在陈其伟的带领下,黄田村走出了一条山顶种草养羊放牛,山腰种水果,山下种粮食,房旁养家禽的庭院经济发展道路。

在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的带动下,昔日的“臭山头”变成了“聚宝盆”,油菜花、茶树、龙眼、橄榄、油柿、余甘等经济作物遍布山头,建起了黑山羊、土猪、蜜蜂等养殖基地,创办了笔架岩矿泉水厂、大雾山红心茶叶厂,开发集笔架寺、古驿道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假日绿色休闲游,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之前的120元增加到了1.1万元,80%以上的村民盖起新房,每年村财收入几十万元。不仅如此,老书记还带领村民建立有机茶叶基地、生态果林、中华鲟养殖等致富项目。

山绿了、水清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昔日穷山沟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

做人 陈书记是我们致富的领路人

“人一辈子图什么,不就图为社会做点贡献,留个好名声吗?”、“我其实就干了两件事:一是开山修路,二是带领致富。”……在黄田村村部的“黄田之路”展馆内,记录着这些都是村民们整理出来的,陈其伟平日里最常讲的话。

“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称职的党支部书记,但却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家人支持我,而我为他们做的却很少很少……”这是陈其伟记在笔记里面的一段自我评价,也是他心中的一道坎。2002年,陈其伟妻子去厦门看望妹妹的小孩,遭遇意外不幸身故。陈其伟一向成绩优异的女儿经不起打击,以一分之差和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8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不但要料理家务,还要拖着风烛残年的身子下田耕作。

在陈其伟小女儿的回忆中,从记事起爸爸就经常不在家。小时候,她和爸爸妈妈一起睡,但经常见不到爸爸,因为半夜醒来,爸爸还没回来,天亮醒来时,爸爸已经出去做事了。“2002年6月,由于妈妈意外离世,爸爸整整一周,神情恍惚,守在家里,这也是我见到他与家人呆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时候。但7天后的早晨,小敏起床后,又看不到爸爸了,他又领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在穷山恶水间辟路搭桥。”小敏说。

在陈其伟的大哥,66岁的陈其礼的眼里,三弟是一个性格内向,做事勤恳负责的人。陈其礼说,几年前父亲逝世时,他还在修朝阳路的工地上,没来得及赶回去见最后一面。三弟媳几年前逝世,4个孩子毕业工作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家。“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心里可能也为子女着急,但很少说起。”陈其礼说,他在家里也少遇到弟弟。平日其伟不是在村里忙活,就是到外面开会、跑项目,难得能坐下说句话,看到弟弟忙碌的样子,陈其礼也拿不出大哥的样子,“教训”的话变成了安慰的话。

28岁的陈志云高中毕业到部队当兵,退伍后在外做工程,在村民眼里他是一个有文化,见过世面,在部队入了党的好小伙。当时的陈其伟有事没事都会往陈志云家跑。久了,陈志云才明白过来,原来老支书想让他留在村里帮忙。“说实话,我犹豫了很久。”陈志云说,在老家单调不说,工作补贴每月只有1000元,比以前收入少了许多。“人一辈子图什么,不就图为社会作点贡献,留个好名声吗?”陈其伟对陈志远多次动员深深触动了他。后来,被陈其伟人格魅力感动的陈志远决定留下来,并担任了副书记,追随着老支书实现黄田“世外桃源”的梦想。

2012年,村支书换届选举,干了七届村支书的陈其伟觉得年纪大,想退休。镇里组织村民、党员代表座谈:“其伟带着我们干,才有奔头!”选举中,陈其伟全票当选。“你没有为老百姓办什么事,老百姓不会服你,还会骂你;你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信服你,敬重你,支持你,这就是我们黄田村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事业不断发展的精髓所在。”陈其伟对此深有体会。

一位在龙岩工作的干部,与陈其伟素昧平生。10多年前路过黄田,去年再经过,觉得变化太大了。回龙岩后他给陈其伟写了一封信:“我虽不是农村干部,但家居农村,深深理解农村干部创业的艰辛。今年8月,我途经黄田村,村貌的变化令人惊喜。听友人介绍才知您是领路人,有您这样的村官才有奔头,感谢您!”

2013年7月7日23时15分,因积劳成疾,这位有28年党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6年,历任8届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其伟猝逝于工作一线,年仅56岁。在他的带领下,黄田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陈其伟本人也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而群众也亲切地称他为“大山深处领路人”。

“如果哪一天我不当村支书,退休后,大家见到我还会笑笑地打招呼,或者评价我‘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这样的话,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在陈其伟的笔记本上还写着怎么一段话:“我常问自己,我这样做值得吗?群众到底会不会理解?我苦苦思索,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想到坚强不屈的父亲,想到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妻子,想到十分懂事的孩子,想到上级领导的关心,想到群众期盼的目光,我更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