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城建 > 正文

福建:海上清污,还大海一片蔚蓝

2014-06-05 08:57: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1年以来,我省成立了不同等级资质的专业船舶污染清除单位,运用各方资源,形成了国家、社会、企业三级防污染应急联防机制

海上清污,还大海一片蔚蓝

东南网6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碧海上的“清道夫”

5月25日,一艘装载着27万吨原油的新加坡商船,驶进湄洲湾中化青兰山码头。停靠前,他们与泉州兴通船务公司签订了一份《船舶污染清除协议》。船一靠岸,兴通公司10多名清污人员立即在船舶四周布设围油栏,回收、清理船上污油,并安排应急船24时在码头待命,以便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渗漏事故。

泉州兴通船务公司是具有一级资质的专业船舶污染清除单位,配备了相关开展清污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器材及清污船舶,建立了一支60多人的专业清污队伍,协助政府部门处置了多起海上溢油突发事故。

福建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李辉柏表示,船舶污染清除单位有别于其他企业,它们服从于海事机构的应急调配与指挥,属于海上应急队伍的一部分,具有半公益性质。

目前,我省具有相关资质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已有19家。不同级别的清污单位服务对象和区域不同,但都是海上清污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

三方联防形成合力

位于泉州泉港区峰尾镇的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是一座中型设备库,2000多平方米的库房内存储着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溢油应急设备和器材,包括中型自航式收油机、重型围油栏、微生物消油剂等。

“这种配备标准已达到一次性应对500吨溢油污染事故的水平,而设备的日常维护则委托给专业清污团队。”泉州海事局设备库管理员黄俏春介绍说,2011年以来,国家在福建投资6500万元,分别建成了泉州、厦门两座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一旦船舶在福建海域发生意外事故,两大设备库均可按照指令迅速驰援。

不仅如此,根据有关规定,所有港口码头企业还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污染应急力量。离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不远,就是福建联合石化7号泊位化工码头。码头业务团队经理郑恒仁说,他们已按照要求配备了两座防溢污染设备库,购买了清污船,建立了应急队伍,附近海域有需要时,也可以形成支援力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调查专家库’,有危险品运输、船舶防污染、环境资源等各领域专家36名,进一步充实了海上应急力量,形成国家、社会、企业三级应急联防机制。”李辉柏说。

4月初,舟山籍货船“云翔58”轮载运750吨丙烯酸正丁酯从江苏泰兴驶往泉州石井途中,因触礁翻扣沉没。事故发生后,福建海事局从泉州、厦门两个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调集防化服、防毒面具到平潭;同时,迅速从漳州海腾码头企业、莆田LNG码头企业调用空气呼吸器等设备;随后,还就近召集百洋恒丰、加利亚、泉州兴通船务公司等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到达最近养殖场等敏感地带,布设围油栏、喷洒化学吸附剂,过驳船上危化品,最终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011年以来,通过这种三级联防机制,我省已有效解决了10多起船舶溢油和危险船舶泄漏事件,还大海一片蔚蓝。

亟待资源整合充实力量

尽管如此,随着沿海航运经济和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海上应急力量仍需进一步充实。

“从总体上看,我省在处理溢油事件上已有一定成效和能力,但在处置危化品事件上还缺乏相应经验。”福建海事局副局长陈传全表示。

目前我省海域应急资源主要集中在泉州、厦门,而宁德、福州、平潭和漳州的应急力量较弱。根据我省有关规划,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全面覆盖主要港区及沿海水域的应急能力,防范和处置船舶污染的能力显著增强。

陈传全建议,沿海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快编制、出台地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充分运用海事、海洋、港口、安监等部门及社会船舶的防污染应急资源,提高自身海上风险处置能力。同时,可以让专业救援队伍与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队伍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甚至建立起地方联合应急队伍,进一步充实海上应急力量。

此外,有关专家呼吁,相关部门还应引导、培育专业船舶污染清除作业单位做大做强,对从事海上清污的企业相关部门要给予场地、税收、人才培养等优惠政策,推动这一朝阳产业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