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秀泉: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2021-07-05 07:39:00 徐文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东南网7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许琰)7月初,正值早稻收割、晚稻栽插关键期,沙县延溪良种场拂来阵阵稻香。6点,黄秀泉踩着近乎没过小腿的试验稻田,弯腰观察稻穗,掏出铅笔在田间记载簿认真记录。

“铁人”黄秀泉是沙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刚刚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谓之“铁人”,源自他异于常人的经历:26岁换第一个肾,35岁换第二个肾,即便并发症缠身,也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

出生在沙县农村的黄秀泉,从小深知“粮食不够野菜凑”的饥饿之苦,立志要让父老乡亲吃饱饭、吃好饭。1986年,从三明农校毕业,黄秀泉进入沙县良种繁育场(现为沙县区农科所),专注于水稻新品种试验工作。

沙县区农科所承担着南方稻区(国家)、省、市及有关科研院所水稻新品种的多项试验任务。每年,黄秀泉和同事要对200多个水稻品种进行相关试验。

“水稻试验是为了评判新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农业是否增产、农民是否增收,必须严谨认真对待。”他说,例如在测量水稻桩高时,省里要求测量10株取平均值,而他则要求团队测量20株取平均值,为的就是减少误差。

在旁人看来,水稻试验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工作。白天,要风吹日晒播种插秧,时时挂心、日日观察;晚上,要录入调查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复核。但黄秀泉说:“能将专业所学、兴趣所在与工作结合,怎么能叫苦呢?”

黄秀泉是幸运的。那几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的中科院院士谢华安每年都来良种场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初出校门的黄秀泉在谢华安身上感受到了农技工作者的魅力,坚定了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信念。

黄秀泉也是不幸的。1991年,26岁的黄秀泉突然被确诊尿毒症,不得不接受肾移植手术。一年后,移植的肾出现排斥,他苦不堪言,却还坚持上午打点滴,下午去田里忙活。1999年底,移植的肾再也无法支撑,隔年他做了第二次肾移植手术。

两次换肾和长期抗排斥治疗,造成他的许多脏器不同程度受损,胆囊结石、糖尿病、肠胃病等多种并发症缠上了他,尤其是视力严重下降。“我从地摊上一口气买了十几副老花镜和放大镜,放在家里、工作室、衣服口袋里,方便随时填写、核对数据。”

由于肾移植患者免疫力低,蚊虫叮咬或者小划伤都可能造成感染,甚至威胁生命。领导曾提出为他调整岗位,但他不愿放弃,“从生病到回归岗位,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始终如一,好好工作就是我唯一能回报的事,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每年4月到11月,是沙县区农科所最忙的时候。黄秀泉每天泡在试验田里,基本没有双休日。同事说,只要站在田里,根本感觉不到黄秀泉是病人,只有看到他大把大把吃药时,才会想起他换过两次肾。

“今年我们又多承担了香型优质稻组区试、省农科院水稻品种耐热性试验的任务。”黄秀泉说,作为技术骨干,从试验装袋、浸种,到田间小区规划、插秧,再到后期补苗、施肥等一系列田间管理,他全程都要参与。忙不过来时,他还叫上妻子来帮忙。

35年,一万多个日夜,黄秀泉与水稻为伍,与疾病抗争,一路迎难而上。他主导完成水稻新品种试验近400个组约5000个品种,为我国水稻新品种审定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其中,试验示范的“天优华占”“谷优3301”等杂交水稻新品种,已成为全国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

这两年,闲不住的黄秀泉又有新的课题——带领团队与三明农业学校合作,开展荠菜野生驯化筛选工作,以及夏茂花柰栽培技术研究。黄秀泉期待“复活”这一优质水果,复兴花柰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黄秀泉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八闽楷模”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拥有2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令他倍感珍惜。

“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和农技工作者,做了该做的事。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自己,也属于那些默默扎根农业科研一线,为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工作者。”黄秀泉笑着告诉记者。

“良种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支撑。”黄秀泉说,只要身体还能坚持,就想脚踏实地做好良种繁育和新品种试验工作,让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走进千家万户,为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贡献一名党员的力量。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闽ICP备0502204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