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首页>财经> 正文

以诚相“贷” 兴业消费金融4年惠及350万客户

2018-12-21 09:06:41来源:福建日报责任编辑:余华锦 余华锦

2018年12月22日,福建省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下称“兴业消费金融”)迎来了四周年生日。

四年前,兴业消费金融花落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金改区,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兴业样本”的探索之路正式开启。四年后,秉持服务普惠初心、以“信用立身、以诚相‘贷’”为服务宗旨的兴业消费金融,依托母行兴业银行综合性集团金融平台优势,持续为社会大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消费信贷服务,截至2018年11月底,累计发放贷款突破480亿元,服务客户数超过350万人,盈利能力与风控水平已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强调了“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的重要意义,“消费金融”一词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点。

解燃眉之急 为诚信者消费赋能

对于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而言,“看不见的良好信用”正在变成“看得见的生活财富”。坚持为诚信者赋能,让美好生活的愿景不受阻于一时的资金短缺,这是兴业消费金融在新时代的使命。

为此,四年来,兴业消费金融组建起一支超千人的作业团队,深入50余个城市,与上百万普通家庭一起,构建了一张普惠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网。

在石家庄市,亲朋好友眼中的“好男人”叶先生为了孩子的教育努力在市区买了新房,但家具款却让他一筹莫展。眼看孩子入学的日期越来越近,叶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兴业消费金融的客服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客户经理张利璇当天下午就面带微笑地出现在他家门口。“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我就收到了10万块。”叶先生惊叹说。“小张跟我说,我虽然收入不高,但工作很稳定,没有不良信用记录,非常符合他们的贷款政策。”

同样是兴业消费金融“一天内放款”的服务,泉州市的刘大姐感受最深的则是“体面”。原来,刘大姐在外打工的儿子忽然要春节回家“闪婚”,一个月内就要摆酒席。“我和他爸爸都是爱面子的人,大过年的根本拉不下脸跟亲戚借钱,但是家里的积蓄实在不够。要不是这笔贷款,我们恐怕要在亲家面前丢人喽。”刘大姐颇为感慨。

央行信贷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从2015年1月的15.7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10月的36.8万亿元,消费信贷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增长最快的贷款品种,也是居民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技赋能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数据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正不断重塑金融服务模式。

“科技赋能金融,为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可行性,有望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2018年一次智能科技论坛上,兴业消费金融董事长郑海清提出这一观点。

这正是兴业消费金融四年来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发展逻辑。早在2015年,兴业消费金融就提出自助贷款机(Visual Credit Machine 以下简称:VCM)的构想,该机具充分利用开放式技术和标准化接口,具备快速切入消费场景的强大能力,有效提升客户体验。作为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自行设计的自助式贷款机具,VCM填补了市场空白,成为业内“信贷+科技”的重要示范样本。

2017年以来,兴业消费金融专注于智能风控研发,打造了“智子天信”智能风控核心,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书。该系统涵盖了100余条业务规则,500余项运营商数据指标及2000余项数据指标,通过整合借款人多维度征信数据,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有效降低欺诈风险,准确评估违约概率,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和风险收益能力,并借助大数据平台和决策引擎的协同应用,目前已经实现最快20秒的全自动审批流程。

2018年,兴业消费金融踩准了“科技赋能+社会公益”的新节奏,与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开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服务平台——“福建助学”App系统。该系统将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量化测评、银行大数据交叉验证及助学金评定等功能融为一体,为省内高校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在线申请及评定服务。自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启用以来,该系统已覆盖全省86所高校,实现资助对象精准在线认定12.19万人。

金融的本质始终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兴业消费金融将继续守护普惠金融初心,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诚信者赋能、为美好生活增信。(1685字)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