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寿山石雕如何另辟蹊径?一个艺名为“左一刀”的青年有着自己的看法。近期,左一刀正在为参加下半年举行的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石技艺传承展和中日文化交流展做准备。他希望能够筛选出精品中的精品,让另类寿山石雕惊艳世界。 左一刀正在细细研究“非洲情”设计稿。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寿山石雕出国际范 石头讲述美丽的“非洲情” 在左一刀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件作品。它刻的是一位黑人姑娘,带着大草帽、梳着碎花辫子,脖子上戴着项链,面容娇媚,眼睛凝视着前方。它被取名为“非洲情”,由一块黑黄质地重约30斤的巴林木纹石雕刻而成。 这件作品可谓是左一刀的得意之作,也被他引为代表作。而创作这件作品,足足花了他三年的时间。 2015年的春天,一位内蒙古寿山石收藏者致电左一刀,告诉他自己有一块上好的巴林木纹石,想请他雕刻。两天后,这位收藏者驱车2000多公里带着石头来到福州和左一刀见面。这位收藏者说,他希望这块原石能够因材施艺,雕一个有创意、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品。 这块原石在左一刀手上,整整放了三年。三年里,左一刀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足够惊艳的题材来雕刻。一天晚上,左一刀在看电视时被一个跨国爱情故事吸引住了。河南小伙马晓帆被公司派驻到了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常驻。这是一家汽车自主品牌的民营企业,马晓帆的工作是汽车售后服务站和工厂管理。在这里他认识一位当地勤劳美丽的姑娘卡莉。很快俩人坠入了爱河,深深爱上对方。这段跨越千山万水的爱情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但他们俩坚信,对方就是自己这一生要厮守的爱人。最终,黄皮肤的中国小伙和黑皮肤的非洲姑娘终于跨越了空间、文化的距离走到了一起。去年,他们俩终于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个故事打动了左一刀。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也从他的大脑中蹦出来:何不利用这块木纹石天然的纹理和色泽,把非洲姑娘卡莉的形象通过雕刻的手法塑造出来?这既把这段跨国的美丽爱情故事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也使寿山石雕具有了国际视野。这不就是最好的创意吗?三个多月后,这个漂亮的黑姑娘栩栩如生地站在大家眼前。她的眼里既有坚毅,也有柔情。她和他,两个来自两大洲不同国度的亲密爱人还将在非洲这块热情的土地续写怎样的传奇故事?让人期待。 历时三年“非洲情”终于完成。这位“黑姑娘”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拒绝审美疲劳 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左一刀,原名林国仲,福建莆田人。16岁起师从福建寿山石雕刻家林伟国。“左一刀”这个艺名原是北京的一位收藏家开玩笑起的,因为林国仲是左撇子,雕刻时擅用左手,且刀法一气呵成。而真正使用这个艺名,还有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刚开始,林国仲也是以做传统寿山石雕为主。但随着日渐成长和成熟,他意识到继续再走这条路,很难突破创作瓶颈,而因循守旧地雕刻一些讨好市场的题材又并非己愿。“我渴望着打破原有的桎梏,改变自己的风格,在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闯出一条新路,而一个新的名字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出发。”从此,这个颇具侠客豪气的艺名成为了林国仲闯荡江湖的名号。 “雕刻刻什么?不仅刻形、刻神,更要刻出创意。”在左一刀看来,在传统雕刻风格主宰了数百年的寿山石雕界,并不缺人才,也不缺技法,缺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而自己就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第一人。他要求自己的作品以创意题材为主,同样的题材绝不重复。同时在题材开拓、表现内容创新方面等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 于是乎,左一刀的刀下诞生了一系列“另类”的作品。例如表现市井生活的作品《人逢喜事精神爽》、《挠痒痒》和《食为天》,揭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情趣与喜怒哀乐,令观者触景生情、感同身受。还有表现人生哲学观念的《人生三部曲》、《如此奥妙》、《再踏前程,须鼓足气》、《人生如戏》等作品,则通过细节处理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示给人们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索。 左一刀正在对一块原石进行设计。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创新不是颠覆传统 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往开来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但创新绝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往开来。 “传承和创新本就密不可分,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左一刀说,寿山石雕的创新既包含创作题材的创新,也包括雕刻技法的创新。“一个成熟的雕刻大师,必须掌握6种以上的技法。因为即便是同样的题材,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出来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在20多年的雕刻生涯中,左一刀在传统的雕刻技法基础上,引入现代雕塑技法,并首创三象结合(意象、具象、抽象)雕刻手法。 彼时那个寿山石艺术界的另类青年如今已经成为福建工艺美术大师。它的作品也越来越被收藏界认可,摘得许多含金量很高的奖项。2016年他的个人作品全国巡回展“石无言 艺有声”让业界惊艳了一把。 左一刀认为创新首先要读懂材料,因材施艺,也就是说要根据石头的质地、颜色、形状、绺裂进行创作,最大限度地体现石头的天然美。其次要能熟练运用多种技法,技法越成熟,创新能力越强,用创新的手法表现传统的题材,也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再次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石雕的创新当中去,才会不断有新的想法和创意涌现出来,才能跳出个人固有的思维局限,拥有全新的创作理念。 2015年,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成立。左一刀当选为首任会长。研究会成立宗旨就是的提升和培养从业人员的雕刻技法和创新意识,抱团取暖求发展。研究会通过定期开展讲座、交流等方式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交流雕刻技法、创意题材和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我们还要积极走出国门,推动中国传统的玉石雕刻艺术走出去,得到国际主流艺术流派的认可。”左一刀说,一切才刚刚开始,但他充满了信心。(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
左一刀认为创新首先要读懂材料,因材施艺。再次是依靠群体的力量,跳出个人固有的思维局限,拥有全新的创作理念。
2015年,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成立。研究会通过定期开展讲座、交流等方式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交流雕刻技法、创意题材和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
“我们还要积极走出国门,推动中国传统的玉石雕刻艺术走出去,得到国际主流艺术流派的认可。”——左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