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油纸灯笼

2019-02-10 17:03:30 来源: 责任编辑:王培欣

油纸灯笼源自汉代的吉庆挂灯。在莆田民间,每逢婚庆、乔迁、祝寿或者春节元宵,家家户户必挂油纸灯笼。因此,这一技艺形成的历史超过千年。他说,在明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戚继光因大军兵马未到,为设疑兵之计,组织百姓在夜间以蛇阵游灯的形式迷惑倭寇,使敌酋误认戚军大队伍在夜行军赶到莆田,吓得不敢出战。直至两天后,戚家军兵马集齐一举歼灭倭寇。以后,每年元宵节期间,莆田、仙游不少地方都有举行规模浩大的“游蛇灯”活动,以纪念这一段难忘的历史。此俗促进了莆田灯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应有的保护,元宵游灯活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油纸灯笼工艺的复兴。

纯手工的莆田古式的油纸灯笼,代表莆田地方传统民俗整体礼制规范和特殊文化内涵,极具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制作过程繁锁。首先要购买灯笼的竹坯,进行修整,再贴上烤焙纸,刷上一层面粉糊。然后,按照顾客的要求,在晾干的的灯胚烤焙纸上描画,不同色彩代表不同的含义;还需要涂刷一层桐油,让整对灯笼看起来有光泽、亮度,更加牢固。最后,安装灯脚,即将小圆木片灯脚上的铁丝从灯笼的底部拉穿过顶部,加上铁丝、插蜡烛的灯台、提手的小竹棍。

灯笼描画的步骤尤为重要,不仅要把中国龙等神话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在着色时更是需要七种颜色之间相互配合。小小的灯笼上蕴含了丰满的内容,既体现“五行融合”等传统文化,又表达了“福禄寿”“双喜临门”“添财添丁”等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