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长乐甘当“保姆”
2022-06-14 08:36:29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扎实做好援企稳生产稳用工和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两稳一保一防”工作,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长乐区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做好“知心人” 破解用工难题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如果您自己灵活就业,符合条件了,可以申报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在企业用工招聘现场,长乐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前来咨询的人员解释政策。“像我这样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工作比较难找,我想来了解一下政府的政策。”在得到工作人员耐心回复后,老林说他就业的信心更足了。 为进一步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长乐区人社局成立招工用工服务专班,收集、分析、研判、动态跟踪重点企业缺工用工情况,协调解决用工问题,同时在区航空城管委会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我们积极搭建供需双向互动选择的平台,通过践行‘航八条’‘榕七条’,实施‘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举措,既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其他群体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又能有效缓解企业的用工压力,为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长乐区人社局劳动就业中心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长乐区人社局已召开各类招聘会46场,发布企业用工需求8期,跟踪40家重点企业的失业动态,新招员工1.02万多人,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截至上月,长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2107人,97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当好“贴心人” 助力企业发展 在东龙针纺车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自长乐区与固原市原州区开展脱贫人口劳务协作对接工作以后,宁夏籍石祥搭上了政策“顺风车”,来到这里工作,因为踏实肯干,很快成了一名熟练工。“在老家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在这里一个月工资有四五千元,还有补贴,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石祥激动地说。 两地劳务协作,既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难题,又为企业缓解了用工压力。“目前已有70多名宁夏籍务工人员输转到长源纺织、东龙针纺、闽威科技等企业就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疫情影响下稳岗压力大、就业形势紧的情况,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对接建立长乐区与弥渡县、漳县的劳务协作基地,为后续输转云南、甘肃籍务工人员来航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长乐区还进一步完善用工政策,强化用工服务,出台《福州市长乐区进一步做好重点工业企业用工服务五条措施》,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今年初,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进一步优化细化服务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务工人员有序输转、安全返岗复工。”长乐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力保障工人返岗就业,长乐区积极对接企业,采取“一企一案、一地一策”方式,通过包机、包列、包车,分批次“点对点、一站式”输转务工人员,让他们实现“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 办好“暖心事” 促进稳岗就业 “感谢区人社局开展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老师讲的创业思路和想法对我很有启发,未来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都十分有信心……”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的陈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她今年30多岁,是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以往只靠种地、打零工谋生。在人社局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报名阶段,她第一时间了解了培训班相关事项并报了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美容美甲培训班。 将技能培训班办在“家门口”,这是长乐区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一大举措。为让困难劳动力、择业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人员等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长乐区人社局积极走访辖区企业,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广泛听取员工需求,在各乡镇、街道、社区“量体裁衣”打造更适合他们的培训班。 为激发市场活力,守稳就业基本盘,长乐区还积极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实施一系列惠企利民政策,不断向社会释放政策红利,牢牢兜住失业保障底线。据统计,今年前5月发放失业金451.73万元,惠及2726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59.70万元,惠及957人次;审核符合2021年普惠性稳岗返还条件企业2855家,拟发放补贴1292.06万元,惠及企业职工49327人。 下一步,长乐区将继续围绕“两稳一保一防”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持续做好增岗稳岗促就业工作,推进涉企政策落实,全力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树好树牢“温暖人社”品牌形象。(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 陈琳) |
相关阅读:
- [05-30]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福州首个“办事不出园区”政务服务大厅落户滨海新城
- [05-26] 福州长乐区税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扎实做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政策落实工作
- [05-26] 长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福州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开通“人才子女就学服务”专窗
- [05-26]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长乐开通专窗服务人才子女就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