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人社部对外公布,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7万人,增幅为16%。“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三季度恢复态势更加积极。”在10月27日举行的人社部三季度发布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说。
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据介绍,7、8、9三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稳中有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月均值为5.0%,已比2019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重点群体方面,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保障有力、总体稳定。“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宋鑫说。三季度末,全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达到18303万人,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持续增加,9月底达到3103万人,超过去年规模。
据介绍,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数据显示,三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53,同比上升0.13。
《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保安员、快递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焊工、客户服务管理员排名前十。“保育师”“美发师”新进排行;新进排行24个职业中,有17个与制造业相关,如“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真空电子器件零件制造及装调工”等。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促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宋鑫说。
稳就业仍需精准发力
展望四季度,宋鑫表示,从走势看,就业形势有望延续平稳态势。但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就业形势面临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较大。散发疫情导致部分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恢复仍会受到限制,用工需求偏弱;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求职难”矛盾交织现象仍然突出。
下一步,人社部将以实施“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为牵引,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准发力,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包括:继续抓好延续实施的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政策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等载体建设,鼓励引导各类群体投身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推进劳务品牌建设等方式,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增收渠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把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服务,及时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等。
对此,将提供培训见习机会,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一方面,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培训、新职业培训、专项能力培训等项目,支持大学生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渠道募集高质量、技术类就业见习岗位,支持大学生增加实践经验。
同时,改善需求侧,拓宽就业渠道。通过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着力拓宽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渠道。推动国有企业持续扩招,稳定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募规模。
对困难毕业生,则将实施兜底帮扶政策。采取专门指导、专场招聘、优先推荐等措施,支持困难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将给予托底安置。截至目前,各地已向127万低保家庭、脱贫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
聚焦技能提升破解结构性矛盾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但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而“就业难”“招工难”两难并存,其症结在于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技能人才短缺。因此,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今年以来,人社部全面推广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助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介绍,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是人社部门依托电子社保卡,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的具有认证、结算、管理等功能,精准对接培训资源与培训需求的电子凭证。据统计,截至三季度,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上线发放职业培训券,共计发放863.91万张,实际使用约208.4万张。
与此同时,人社部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日前,人社部宣布,在现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制度的基础上,增设特级技师技术职务,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评聘试点。据介绍,此次试点企业范围为经省级及以上人社部门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企业,其中备案的中央企业分公司、子公司由中央企业统筹确定。“人社部将积极推进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同时,适时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刘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