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艺术频道 > 艺术快讯> 正文
锔瓷,指尖上的“破镜重圆”
2023-09-14 15:54:52 来源:福建日报责任编辑:冯韵

陈志敏在瓷器上钻孔。

陈志敏用传统手法在瓷器上钻孔打窝。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说的是把破碎的瓷器经拼接后,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缝补修复起来的传统民间手工艺锔瓷技艺。

锔瓷是我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相传始于宋代,兴于清代、民国,至今世代相传。2022年,锔瓷技艺(漳州)入选第九批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2岁的陈志敏是漳州市级非遗锔瓷技艺第一人,从事锔瓷技艺已有10多年,经他手修复的破陶破瓷成百上千,徒弟也带出了十几人。

走进陈志敏的手工艺工作室,一张工作台边,灯光映照下的陈志敏正埋头专心致志地修补手中一件器物;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类锔钉、锤子、钳子、刻刀等,两边墙壁上的壁柜里满是等待修复的各种风格迥异的瓷器或破损瓷片。

“爱上锔瓷纯属偶然,也是机缘巧合。”陈志敏说,平时朋友的紫砂壶或瓷器破了,苦于找不到好的修复师,只好忍痛废置或丢弃,很可惜,若是能够修复这些瓷器该多好。有次他无意间观看到一部纪录片《锔瓷无痕》,深受震撼,觉得锔瓷这项技艺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便下定决心学习锔瓷技艺。后来,他经人介绍,有幸结识平和大溪锔钉瓷器修复传家第二代传人陈联辉,拜他为师学习锔钉、补缸等一些基础修复技术,开始登堂入室学习锔瓷。随后,陈志敏又先后辗转南京、杭州等地,继续多方拜师学艺,进一步提升技艺。

陈志敏对锔瓷的爱好和钻研几近痴迷。工作之余,只要一有时间就往工作室里钻,全身心扑在锔瓷及陶瓷修复的研究上,在日复一日、反复不断地破碎陶瓷修补中,留住时光碎片,享受乐趣与满足。

陈志敏介绍,锔瓷需经过对位成器、绑带“捧瓷”、确定钉位、打窝钻孔、锔钉制作、锔钉嵌入、孔隙填合等工序,定位、钻孔、打样、嵌入等,一拉一钻、一锤一磨,讲究力道恰到好处、丝丝入扣,半点都马虎不得。在这个工作台上,凭借着他的一双巧手,那些破碎、损坏的瓷器得以修复,延续生命,变换成别具一格的工艺品。

陈志敏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承蜩山房”,喻指做事专注、心无旁骛,方能成功,并以此寄情励志,表达自己对生活与锔瓷的热爱,以及认真做事、精益求精的积极态度。

从艺多年,陈志敏不仅可将破损瓷器修饰完好,还可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工艺品,身边越来越多玩紫砂壶与茶器的朋友慕名找他修补器物,其中七八成是省外甚至国外的客户。“多年来,我的工作室就快成为一个器物的售后维修超市了。”随着“承蜩山房”堆放的陶陶罐罐越来越多,陈志敏笑称道。

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陈志敏还学习了金缮瓷器修复技术和紫砂无痕修复技术,并将锔瓷、金缮、无痕修复技艺三者巧妙地结合运用起来,做到“破罐不破摔”、“金缮”尽美。

目前,陈志敏正在着手收集一些早期锔瓷老物件、锔钉老物件,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型锔瓷博物馆。(福建日报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郑文典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