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艺术频道 > 艺术评介> 正文
鲁迅笔下的泉州提线木偶戏
2023-01-31 17:10:25 来源:福建日报责任编辑:冯韵

《火焰山》

《小沙弥下山》

《钟馗醉酒》

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在泉州梨园剧院。

1926年,鲁迅抱着“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想法,在林语堂的邀请下,南来厦大教书。9月4日,他抵达厦门,受聘为厦门大学文科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

鲁迅刚到厦大时,厦大教职员宿舍尚未建成,他被临时安排住进生物学院三楼国学研究院陈列所的一间空屋内,直到9月25日下午才搬到当时作为图书馆的集美楼二楼,比他早来厦大的浙江绍兴同乡孙伏园则住在鲁迅的西边,而距集美楼不远处即为与厦大仅一墙之隔的南普陀寺。

位于厦门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五代时释清浩改建为泗洲院。宋重建复原名。元明以后时有兴废。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改名为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每年酬神谢神演出,次数最频繁的要数菩萨或者祖师生日前后。

农历十月初五是佛教中菩提达摩祖师的生日,南普陀寺一般都会演泉州提线木偶戏酬神,而且一演就是数日。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对戏曲不是特别“感冒”。1929年冬,梅兰芳曾率领“梅剧团”去美国演出,轰动一时。1934年冬,鲁迅却连续写下两篇《略论梅兰芳及其他》,批评梅兰芳的表演过于“雅化”。鲁迅的戏曲观由此可见一斑。

鲁迅是浙江人,对于全程用闽南方言表演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自然是听不懂的。所以,尽管南普陀寺的提线木偶戏已上演数日,鲁迅并未到现场去听。1926年11月11日(农历十月初七)夜,在南普陀寺时时传来的锣鼓声中,鲁迅静静地坐在集美楼的二楼完成了《写在〈坟〉后面》这篇文章,他写道:今夜周围是这么寂静,屋后面的山脚下腾起野烧的微光;南普陀寺还在做牵丝傀儡戏,时时传来锣鼓声,每一间隔中,就更加显得寂静。电灯自然是辉煌着,但不如怎地忽有淡淡的哀愁来袭击我的心,我似乎有些后悔印行我的杂文了。

众所周知,由于与林文庆、顾颉刚等人的矛盾和冲突,鲁迅在厦大任教时心情并不愉快,他对厦大的评价也不高。在苦闷与哀愁交织的心境中,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兴致去欣赏南普陀寺的提线木偶戏。直到两天后,即11月13日(农历十月初九),鲁迅才在浙江绍兴同乡孙伏园和安徽和县人丁山(时任厦大国学院研究院助教)的陪同下到了南普陀寺,亲眼看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据当天的《鲁迅日记》载:夜同丁山、伏园往南普陀寺,观傀儡戏,食面。大风雨。

孙伏园与鲁迅是绍兴同乡,鲁迅比孙伏园年长13岁。1911年,孙伏园在山会县立初级师范学堂读书时,鲁迅正是这个学堂的堂监督(校长),两人由此成为师生。自1911年11月至1929年4月的18年间,鲁迅与孙伏园一直保持密切关系。据统计,在《鲁迅日记》中,提到孙伏园的有413处之多。可以说,在众多的学生中,鲁迅与孙伏园交往最多。两人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据《顾颉刚日记》记载,孙伏园来厦门大学任教的时间是1926年8月29日,而鲁迅则是9月4日抵达厦门。在远离家乡的厦大,无论是孙伏园,还是鲁迅,要找到一个绍兴老乡并不容易。所以,两人自然过从甚密。鲁迅这次之所以会到南普陀看戏,应该是孙伏园的动议。因为当时孙伏园在厦大并不是授课的教员,而是担任国学研究院编辑部干事,同时在南普陀寺附设的闽南佛学院兼任教职。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先锋,他的敏锐观察力能够捕捉最富有地方色彩的风土人情。关于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记载仅有寥寥数笔,在鲁迅的著作中也属凤毛麟角,但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当时的福建风俗,了解鲁迅对地方戏曲的看法,了解鲁迅与福建风土人情的关系,都是极其珍贵的材料。

木偶戏,在我国古代被称作傀儡戏,源于秦汉,与远古时期的巫文化关系密切。木偶戏分为皮影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四大剧种。其中,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提线傀儡”“木人戏”,闽南地区又称为“嘉礼”“线戏”。

提线木偶戏何时传入福建,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据有关文献记载,提线木偶戏最早是以“木人”的名称出现于福建。唐代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林滋曾在其《木人赋》中对福建提线木偶戏作了形象的描述:“既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五代时泉州籍道士谭峭在其所著《化书》中曾有“观傀儡之假而不疑”之句,可见五代时泉州的木偶戏表演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到了宋代,提线木偶戏在福建更为盛行。

与一般戏曲不同,提线木偶戏往往被赋予辟邪驱鬼的巫术功能。由于傀儡戏的这些功能,在农闲时节,一些神棍赌徒就借酬神为名,搭台唱戏,趁机敛财。据《漳州府志》记载,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出任漳州郡守期间,曾经下过一道《郡守朱子谕》,其中第十条规定:“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驱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这是关于漳州傀儡戏的最早历史记载,也是福建戏剧史上禁戏的最早记载。

根据学者叶明生在《福建傀儡戏史论》一书中的说法,福建傀儡戏的发展脉络,大体可以概括为“兴于唐,盛于宋,繁衍于明清,发展于当代”。明清以降,提线木偶戏在福建地区尤为兴盛,福建提线木偶戏又以泉州最负盛名。泉州提线木偶戏广泛流传于泉州、漳州和台湾一带的闽南语系地区,在香港和东南亚也有一定影响力。清末民初,泉州提线木偶艺人蔡庆元还带团到东南亚一带演出。

据陈德罄《泉州提线木偶的传入和发展》一文介绍:蔡庆元曾应南洋侨胞之请,延聘了当时名艺人何金锭、赖海、连焕彩等,于1908年和1914年先后两次带着木偶班到新加坡、槟榔屿、菲律宾等地演出,单在菲律宾演出即达4个多月时间,受到华侨的欢迎,开创了闽南提线木偶戏出国演出的先声。

鲁迅在厦大一共任教135天。他不仅开设了“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两门课程,还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两本教材,指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创办了《鼓浪》和《波艇》两本刊物。虽然泉州提线木偶未能引起鲁迅的兴趣,但它显然是孙伏园的关注对象之一,因为泉州提线木偶戏是研究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对象。

就在1926年12月13日,孙伏园还和顾颉刚、容肇祖、林幽等人发起成立了“厦门大学民俗调查会”。不过,短短5天过后,即12月18日,孙伏园就离开厦大前往广州出任《国民日报》副刊编辑,同时兼任中山大学史学系主任。鲁迅也于1927年1月15日离开厦大前往中山大学任教。泉州的提线木偶戏之后未再进入鲁迅的著作中。

木偶本没有生命,全靠艺人的双手,才使得木偶有了灵魂。民国时期,泉州提线木偶艺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一门艺术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地方戏曲被国家重新确认为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泉州提线木偶艺术。

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唱腔的戏种,至今完整保存了将近300支曲牌调。1952年,泉州提线木偶实验剧团成立。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8月8日,泉州市木偶剧团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向全球40多亿电视观众展示了中国提线木偶戏的独特风采。

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冠以“国家遗产”的头衔,开始走出福建,走向世界,如今已成为福建对外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地方性剧种,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