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体育强国梦,与民族复兴梦紧紧相连

2022-02-19 17:01:11 作者:王东 侯珂珂 王斯敏 刘博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体育强国梦,与民族复兴梦紧紧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侯珂珂 王斯敏 刘博超

“完美!”欢呼与掌声此起彼伏。2月18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再夺一枚金牌,以两金一银为自己的首届冬奥会留下美好记忆。至此,中国代表团已收获8金4银2铜共14枚奖牌,写下了中国健儿征战冬奥会的最好成绩。

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记者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国际奥委会官员、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这届盛会的高度褒扬——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状况下第一个如期举行的全球赛事,中国用最大的诚意和力量,让奥林匹克的火炬如期闪耀,让全球聚焦北京,让体育的桥梁连通世界。

一届精彩的体育盛会,背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着体育强国梦想不懈前进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中国体育波澜壮阔、再谱华章,体育强国梦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为新时代新征程注入激情与梦想。

健儿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

北京冬奥会,充满梦幻和惊喜,也刻下超越和突破。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35个小项首次站上冬奥舞台。“在代表团运动员中,约有1/5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材从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的,彻底改变了冰雪项目依靠个别省份输送的情况。”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对记者说。

2月14日,中国选手徐梦桃获得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赛后采访中,她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是对党和祖国、对这个时代的深情感谢:“我和队友们最深的体会就是,中国运动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运动员!我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幸运,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带着自豪参赛、为了梦想拼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

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更是成为举国关注的燃情时刻——

“飞人”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大战中跑出惊人的9秒83,为亚洲短跑树立新标杆;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汪顺为中国游泳队夺得当届奥运会男子项目首枚金牌;中国代表团首金得主杨倩精彩开局,射击队其他选手紧紧跟上,将四枚金牌收入囊中……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奥运健儿用矫健身姿、坚韧精神,诠释了体育的魅力与价值。

支撑他们的,是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全力推动。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言语掷地有声,擘画宏阔有力。

体育强国,强的不仅是奖牌、成绩,更是精神、意志。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此的认识愈加清晰;“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赋予体育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鼓舞着健儿们勇于挑战、突破自我,在一次次挫折面前永不言弃。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四次征战冬奥的中国选手蔡雪桐在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中位列第四,与奖牌擦肩而过。一句“挑战极限,我会继续的”,赢得无数掌声;“坚持下来,是因为相信自己还可以有更好的突破!”经历了3次大手术、四战冬奥的中国选手刘佳宇,虽只取得第八名,却同样感动了所有人……

体育健儿们的砥砺奋进,激励着无数普通人追逐梦想、奋勇争先,尽展中华儿女的志气、底气和勇气。

 雄厚实力托举,尽显大国底气

“在这里比赛将成为一部史诗!”看着眼前气势雄宏的“雪飞天”首钢滑雪大跳台,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美国选手亚历山大·霍尔赞不绝口。

几乎每座北京冬奥比赛场馆都得到了由衷赞誉——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铺就“最快的冰”,诞生了多项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伯恩哈德·鲁西认为,其雪道上的雪质“绝对是完美的,已经无法做得更好”……

“北京冬奥各项筹办工作均非常出色。大家对场馆的称赞,不仅是从体育层面,还包括建筑设计;对可持续的称赞,不仅是因为北京的双奥场馆,还因为这次全部使用绿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

从申办、筹办到顺利举办,北京冬奥会背后是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是自信的大国气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为此,申办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便作出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重要指示,并一次次实地考察筹办工作,亲自推动精彩由期望变为现实。

从场馆到设施,从训练到比赛,现代体育竞技也是大国科技和大国制造的竞赛场。

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的风驰电掣背后,是“中国智慧”与科技力量:通过高科技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从而全面提升竞技水平。

更多“秘密武器”,同样发挥着威力——中国赛艇队将中国航天“风洞”技术转化为“三维力测量平台”,精确测量气动阻力、计算最佳编队组合,保障赛艇运动员在最低阻力下劈浪前进;

中国游泳队员背后,站着一位“千里眼”:导航系统的惯导技术被成功嫁接到游泳训练中,划频、划幅、划次、转身,每个动作都有精细评估、精确参数……

科技助力,国力为基。国家力量的强大使得中国体育具备足够的条件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管理体制优势。以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我国体育界传统举国体制逐渐升级为新型举国体制。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继续肯定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竞技体育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组织管理、科技助力、基础体能、国家队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大功夫,持续做好奥运备战工作。”

不惧艰险、不畏挫折的中国体育,以更积极、更主动的面貌站上国际舞台,在雄厚国力的托举下,交出一份又一份高分答卷。

推动全民健身,拥抱美好生活

2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在北京新闻中心宣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既是我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国担当,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作出的群众性运动战略部署,将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

已经成为冰雪运动大国的中国,成功改变了世界冰雪运动格局。在外界看来,3.46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冬奥会赢得的第一块“金牌”。而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更为冰雪运动走近民众创造了绝佳载体。

喜人变化,源自科学理念、周密部署、切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冬奥筹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几年间,各地蓬勃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冰雪运动进校园”成效卓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正式印发。2017年,群众比赛项目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首次亮相。同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2021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

“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有了新抓手,添了新动力。

目前,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

为大众“健身热情”转化为“流汗行动”提供保障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日渐兴盛的现代体育产业。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立足新起点,追求新目标。让人们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题中之义。在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对体育的热爱在大众中扎根。全方位、新样态的健身格局正在拓展全民健身的广度和深度,让体育强国的根基更加坚实,让健康中国的图景更为清晰!

(更多报道见9版)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9日 01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