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权威发布)

2021-12-05 10:50:27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方面内容作了解读。

坚持党的领导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白皮书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通过白皮书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理念,也有现实体现;既有制度程序,也有参与实践;既促进了中国发展,也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统一的民主体系。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田培炎说,坚持党的领导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高度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表示,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保证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田培炎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把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厚植党的领导的民意基础,使党的决策更加科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得更加彻底、执行得更加有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人口特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振华表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初心和本质就是要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的中国人大代表选举体现出,中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胡衡庐说,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责任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许又声说,实践证明,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各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培养了基层群众的民主习惯,充分彰显了中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说,基层群众自治这项制度不仅保证了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也对我们应对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权力在有效制约和监督下运行才能实现民主、造福人民,权力失去约束、恣意妄为必然破坏民主、危害人民。

田培炎表示,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接受党和人民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把民主监督贯穿于权力运行全过程,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在防止腐败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腐败存量不断地减少,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

郭振华说,中国的人大代表不代表任何特殊利益,他们能够真实、直接地感受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并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国家机关依法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建议,在决策和工作过程中,研究采纳代表提出的合理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徐麟说,讲民主中国是有自信的,也是有底气的,中国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要求和期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起了覆盖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56个民族的民主体系,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最广泛参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